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奧地利維也納的聖方濟教堂: SISI公主與她的皇帝情人 - 五之二


聖方濟教堂(英文: St. Francis of Assisi Church/德文: Kirche zum heiligen Franz von Assisi),又名皇帝金禧教堂(英文:Kaiser Jubilee Church/德文:Kaiserjubiläumskirche)。教堂並不在維也納市中心,而是在多瑙河的河邊,所以如果不開車的話,前往這裡會多花些時間。由於教堂位於墨西哥廣場,所以也有人簡稱為墨西哥教堂(德文:Mexikokirche)。

伊莉莎白祭壇(Elisabethkapelle)
1898年是法蘭斯皇帝登基五十周年,為了慶祝而開始新建這個教堂,但到1910年才完工,1913年祝聖。你看教堂的名字叫做西西斯的聖方濟,連教堂的名字也與國王名字有類似(Francis v.s. Franz)的發音。

目前由天主教聖三會(Order of the Holy Trinity)主持這個教堂,而最大的特點,這是維也納唯一的英語彌撒教堂。教堂建築為巴西利卡風格(Basilica-style, 就是羅馬式的聖殿結構)。

教堂中最別的地方是伊莉莎白祭壇(Elisabethkapelle)。看名字與地點,不用猜也知道是紀念著SISI公主的。當然,還有甚麼地方會比法蘭斯皇帝的紀念教堂,更適合建立祭壇來紀念SISI公主。






1854年,十六歲的SISI公主成為SISI皇后。在她十七歲那年,便生下了她與法蘭斯皇帝的的第一個愛情結晶,取名蘇菲(Sophie)。一年之後,就是十八歲,又生下了吉賽拉(Gisela)。換句話說,結婚之後,前兩胎都是連續的懷孕與生產。由第一個女兒出生開始,SISI的阿姨兼任婆婆,蘇菲皇太后,便開始陸續把剛出生的兩位公主都帶到自己身邊來身邊撫養。


SISI剛結婚的頭兩年,大部分的時間帶待在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Hofburg Palace),這裡位於維也納市中心,哈布斯堡王朝的歷代祖先都住在這裡,已經有超過八百年的歷史。SISI厭惡這裡老舊的設施,一切事情都有僕人盯著,生活上要嚴格遵守宮廷禮俗等。她對霍夫堡的感覺,在剛剛結婚(1854年)時,便寫在一首詩當中:

    我在地牢之中甦醒,
    就連手腕也為枷鎖羈絆。
    當我的孤寂感越來越濃時,
    而自由啊!你竟轉身的離我而去 ...

    I have awoken in a dungeon,
    With fetters on my wrists.
    My longing grows ever stronger.
    And Freedom! thou, turned away from me.....

SISI在結婚的頭兩年,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霍夫堡與美泉宮。

法蘭西斯皇帝的祖父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最後一任皇帝,所以根據教義,家族的領袖成員,其實過著相當於清教徒的般的生活,工作時間長,睡覺時間短,洗 澡要洗冷水澡、吃飯也要簡樸。而且當年奧匈帝國正在走下坡,所以國事如麻,皇帝的時間更是全部被工作所佔滿,沒有時間陪SISI。

美泉宮正門

除了霍夫堡,美泉宮也是當時法蘭斯皇帝的夏宮,但SISI其實待在這裡的時間不多。就算如此,SISI還是有她專屬的寢宮,房間是兩層樓的設計,都配備了一個圓形的樓梯,客廳位於樓下,這樣的設計,主要是讓SISI可以避開一些她不想見的客人。

美泉宮(Schonbrunn Palace) 是奧地利皇帝仿照法國凡爾賽宮所興建的宮廷,位於維也納的郊區。雖然經過多年的建設,但限於奧地利的國力逐漸走下坡,所以實際上並沒有達到原先的理想境界。但來到這裡,依然可以感受到奧匈帝國的金碧輝煌。

法 蘭斯皇帝的起居室與辦公室依然開放參觀,而辦公室便有一幅大大的SISI公主畫像。法蘭斯皇帝活到八十六歲才過世,終其一生,其實與SISI相處的時間不 到五年。而且,兩個人只要一見面在一起,SISI便會懷孕。所以五年之中,有約四年,SISI還是處與懷孕的狀況之下。


美泉宮中皇帝的臥室

美泉宮中皇帝的辦公室
美泉宮內不僅包含超級華麗的巴洛克式宮殿,和一個非常大的公園,花園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凱旋門(紀念陣亡將士,等於我們的忠烈祠)和一些羅馬時期的遺跡。

美泉宮後花園中的凱旋門

美泉宮由後面的山坡上往下看

美泉宮是維也納不能不來的地方,無論你對SISI有沒有興趣。

由於SISI生完的頭兩胎,都是由蘇菲皇太后來照顧,後世的所有紀錄都一面倒的指責蘇菲皇太后當時剝奪了SISI公主的撫養權,並且把SISI的憂 鬱症也算到蘇菲的頭上。但如果仔細對照史實與人情世故來分析,也許並不完全是事實,至少不能一面倒的怪罪蘇菲皇太后。以下幾點可以作為參考,幫皇太后平 反:

第一: 蘇菲皇太后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反對過這段婚姻,但如果站在理性母親的立場,您的24歲兒子(當時是歐洲的皇帝)要娶一個十五歲的未成年少女,相信也是反對佔多數,這是一位單親母親的理性判斷。

第二: 當阻止無效後,蘇菲皇太后還是花費巨資買下度假山莊作為結婚禮物。

第三: 一個十六的女孩懷孕、生產,如何能期望她能知道如何撫養小孩? 而且SISI接著又懷上第二胎,所以如果蘇菲皇太后作為婆婆,出手協助是人之常情,如果不出面幫忙,可能才是不近情理。

第四:皇帝日理萬機,當然不可能照顧小孩,所以由婆婆出面協助,可能是唯一的方法。

第五: SISI的長女也取名蘇菲,與皇太后同名,這可以說明皇太后對於這個皇族的新成員,也是第一個長孫女,有多麼喜歡。

下面要談的一件事,更可以說明SISI當時並不是與兩個小孩處於絕對隔離的狀況。

SISI 的成長過程與家庭教育都不是那種傳統的歐洲貴族女性,她喜歡馬術、運動與人們接觸,同時也喜歡文學與藝術,可以說是一位動靜皆宜的女人。就以馬術來說好 了,那時候的女人也是騎馬,但是由於穿澎澎裙的關係,女人騎馬的習慣是側騎,就跟目前機車載女孩子側坐一樣,側騎是一定無法快跑的。但是SISI喜歡穿褲 裝騎馬,當時就是穿著男裝來騎馬,雖然目的是可以奔馳,但這在當時,如果不喜歡她就說有點驚世駭俗,如果喜歡她,也可以說是SISI開風氣之先。所以 SISI任性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且深愛她的皇帝,如同寵愛她的父親一樣,給予她絕對的支持。

1857年,十九 歲的SISI決定開始她第一次的旅行,離開維也納前往匈牙利,而且帶兩位小公主同行。這時候長女蘇菲不過兩歲,而次女更只有一歲。太后與御醫都建議不要帶 這麼小的孩子一同出門旅行。但是SISI堅持要帶,於是旅程中,發生了悲劇,兩個小孩都感染傷寒,產生了嚴重的腹瀉,吉賽拉僥倖救了回來,但是長女蘇菲卻 不幸去世。可想而知,這件是對於十九歲SISI的打擊有多大。回到維也納之後,除了自責之外,當然也要承受皇太后的嚴重指責,畢竟過世的蘇菲公主是太后最 喜歡的長孫啊!!! 而且出發前,大家已經勸阻過SISI不要這樣帶小孩出遠門。

皇帝知道SISI對於霍夫堡皇宮的不滿,也不喜歡美泉宮,在SISI由匈牙利旅行回來的時候(1858年),依照SISI自己的意思,用更為精緻的品味,來翻新這些房間。如果到霍夫堡參觀,遊客可以參觀SISI的房間。SISI的房間位於霍夫堡的阿馬利亞翼廳(Amalia Wing),要由”Schwarze Adlersteige”樓梯廳才能進入。包括她的臥室、更衣室(也是SISI的健身房)、浴室、小廳和一個主廳。目前,這些房間都開放給遊客參觀。

SISI的臥室

主廳

更衣室(也是SISI的健身房)

SISI的小廳

Schwarze Adlersteige樓梯廳
皇帝是唯一不責怪SISI匈牙利之行的,SISI迅速的懷上她的第三個小孩。


由於皇太后不斷的責難SISI,為了讓SISI,皇帝又安排SISI住到維也納的南方郊區的拉克森堡宮(Laxenburg Palace),相對於霍夫堡與美泉宮,這個皇家城堡倒是SISI在結婚初期,最喜歡的地方,除了美景之外,這裡能避開皇宮裡的那些人與事,才是主因,這裡是SISI在奧地利居住過四個宮殿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



城堡建於一個小湖的中間,要搭小船才能抵達。(每人收費0.5歐元)

要搭小船才能到拉克森堡宮
如果看過SISI童年的家鄉,再來到這裡,便知道為什麼SISI婚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喜歡待在這裡,和霍夫堡與美泉宮比較,這裡是鄉間,可以騎馬? 據說SISI常常在公園與她的英語家教霍姆斯(Holmes)先生一起並肩騎馬,同時快樂的交談。這件事連皇帝也忍無可忍,曾經出面干涉。

1858年,十九歲的SISI在拉克森堡宮,生下太子魯道夫Rudolf (1858–1889),這代表了法蘭斯皇帝後繼有人,當時舉國歡騰,皇太后也非常高興。但由於SISI帶小孩的紀錄不佳,皇太后決定還是親自照顧兩位孫 子,皇太后常常在背後向僕人以”愚蠢的年輕母親”來稱呼SISI。

由於喪女,加上婆婆介入小孩的撫養,SISI產生嚴重的憂鬱症現象。失眠、節食與運動是SISI這幾年的主要生活重心,也許運動是治療憂鬱症的方法之一。

1860年,二十一歲的SISI決定離開維也納開始旅行人生,一直到1867年(SISI二十八歲)。這七年之間,SISI主要在巴伐利亞與匈牙利遊走,與法蘭斯皇帝處於疏離的狀態。當時的皇帝並不是如同我們中國的皇帝,可以有後宮佳麗三千,他們是一夫一妻制,不離婚就不能找別的女人,法蘭斯皇帝長期熱愛著SISI,雖然分隔兩地,但皇帝寫了大量地信件給SISI。

SISI的第一次出門到匈牙利旅遊,雖然有不好的結果,但是她卻愛上匈牙利這個國家。在她的協助運作之下,1867年(SISI二十八歲)匈牙利與奧地利合組奧匈帝國,SISI由於加冕,重新回到皇帝的身邊,而且再度懷孕,次年生下第三個女兒,也是第四個孩子,取名瑪麗·瓦萊麗(Marie Valerie, 1868年- 1924年)。此時SISI已經三十歲了。

瑪莉是她第一個自己帶的小孩,但皇太后還是照顧著她兩個年長小孩(蘇菲與魯道夫),不過皇太后也老了,沒有能力再照顧一個剛出生的嬰兒。

兩年的婚姻生活,生了一個小孩,SISI再度離開皇帝,開始長期的旅行的生活。這段近三十年時間,SISI周遊列國,皇帝可以說是SISI的提款機,無限制的供應著SISI,讓她能愜意的享受著生活,據說SISI花掉了皇帝三分之二的財產。

Hermes Villa是SISI在奧地利的第四個家,也在維也納的郊區,這裡原先是皇族的獵宮,皇帝於1886年(SISI已經快五十歲了)親自主導,完成豪華的裝潢。內裝完全是以SISI最喜歡的紫羅蘭為設計的顏色基調,有非常大的馬廄,想要討好SISI的心思一覽無遺。

Hermes Villa
SISI也曾帶者三女瑪麗·瓦萊麗來此短住,皇帝希望SISI能喜歡這個家,不要再四處旅行了。但當然是事與願違,Hermes Villa只能作為皇帝的愛情見證之一罷了。

SISI在六十歲的時候去世時,皇帝當時已經六十八歲了。由於這三十年之間,都處與聚少離多的狀況,SISI也知道對不起皇帝的癡情,於是貼心的在1885年安排了一位當時的歌劇名伶Katharina Schratt給皇帝作為情婦,但是皇帝與她交往了36年,但自始至終都把她當成靈魂上的伴侶,保持對於SISI婚姻的忠誠。據說皇帝把她與這位紅顏知己來往的所有細節,都寫在給SISI的信件裡面,如同日記般的向SISI報告,一切的一切,只是希望SISI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身邊。

當皇帝接受子民祝賀登基五十周年時,卻同時收到自己畢生摯愛的死訊,這是何等的椎心刺骨之痛? 無論SISI有沒有愛過法蘭斯皇帝,都不重要了。歷史的功與過,至此都如雲煙,皇帝在葬禮的時候,親手剪下SISI的一束秀髮,永別了SISI。

聖方濟教堂的伊莉莎白祭壇(Elisabethkapelle),高13.5米,寬10米,八角形的設計,座位並不多。


教堂的金色設計,實在給人非常華麗的感覺,至少比主殿華麗太多了。原來這祭壇的建設經費並非來自政府預算,而是來自於由國際紅十字會所募資的348,348 克朗(Crowns,當時奧匈帝國的貨幣)。

由二樓俯覽教堂

看到這裡,有沒有人覺得奇怪? 不是大家捐款給紅十字會嗎? 誰聽過紅十字會募款給別人,而且是建紀念館? 紅十字會這個國際組織總部一直設在日內瓦,他是在1863年成立的,當時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加入為成員國。而1866年普奧戰爭時期,SISI與國際紅十字會合作,把她的拉克森堡宮(Laxenburg Palace)改為醫院,以照顧受傷的士兵,這是紅十字會成立後,所參與的第一次大型戰爭,SISI自此與紅十字會結下不解之緣,並被封為紅十字會的第一位保護者(Protector),同時藉由SISI的名氣代言國際紅十字會,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

1898年SISI到日內瓦被刺身亡,其實這趟旅程,就是應邀去參加一場國際紅十字會舉辦的內部晚宴。雖然沒有正式紀錄說明捐款的原因,但我相信SISI遇刺,必然導致了國際紅十字會的理事們,覺得非常內疚,因而發動這次的捐款。

看到這裡,真可以說是應了"人生天注定,半點不由人"這句俗話。而且SISI與黛安娜王妃竟有那麼多的巧合之處。除了美麗之外,兩人都熱心公益活動,而且,都因為狗仔隊的活動而受害身亡。

圓形的屋頂是大型鑲嵌畫,主題為紀念著這位被匈牙利封為聖人的伊莉莎白皇后。
祭壇完成於1907年,1908年6月10日祝聖。小祭壇裝飾著金色吊燈、馬賽克圖案與大理石牆壁。圓形的屋頂是大型鑲嵌畫,主題為紀念著這位被匈牙利封為聖人的伊莉莎白皇后。

小祭壇裝飾著金色吊燈、馬賽克圖案與大理石牆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