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英國倫敦聖殿教堂(Temple Church): 聖殿騎士團與達文西密碼


會來到倫敦聖殿教堂(Temple Church),大多數的遊客,必然是被丹布朗(Dan Brown)於2003年著名小說”達文西的密碼(The Da Vinci Code)”的故事情節所吸引。
當年,我跑到法國羅浮宮,就想去找所謂的玫瑰線(Rose line),還跑到宮裡面到處打聽,更跑到有名的倒三角形玻璃屋去仔細查看,尋找聖杯的蛛絲馬跡。這次來到倫敦,利用等待飛機時短暫的空檔,順便跑來這裡繼續蹤聖杯的秘密。

蘭登: 男主角,哈佛大學符號學專家、
蘇菲: 女主角,其實他就是”聖杯”的後代、
提賓: 富翁與狂熱的”聖杯”追尋者。

前面曲折的故事,詳細內容暫且不表。總之,蘭登莫名其妙的陷入一場危機當中,他必須靠著符號學專長,一路破解密碼,逃避警方的追緝,來救蘇菲與自己。

逃亡的過程中,蘭登與蘇菲巧遇提賓,三人一拍即合,提賓安排他自己的私人飛機,協助一行人由法國逃往蘇黎世。飛機上,蘭登破解了藏密筒的秘密,拿到以下的一段話:

騎士身後為教宗於倫敦所埋葬 (In London lies a Knight a Pope interred.)
一生功績卻遭到天譴般的冤枉 (His labor's fruit a Holy wrath incurred.)
欲覓之球原應安置於他的墓上 (You seek the orb that ought be on his tomb.)
瑰紅血緣與懷孕秘密就此昂揚 (It speaks of Rosy flesh and seeded womb.)

因為我對原書中此段的中文翻譯有點意見,所以以上四行詩由本人重新翻譯了一下。大家可一以上網去找原文的翻譯比較一下可能理解我的作法。由詩的第一段與第二段分析,三人判斷密語所說的地點,便是倫敦的聖殿騎士教堂,而且必然有一個紅色的球,置放於在騎士的墓上。

於是私人飛機馬上轉飛倫敦,故事的場景便由巴黎轉到倫敦,在一個清晨,來到了這個教堂。而我也追隨著蘭登與蘇菲的腳步,來到這裡。距離我第一次讀這本小說,已經過了十年。

為了交代蘭登與蘇菲為何想這教堂符合密碼詩的描述,便要將聖殿騎士團的背景交代一下。

1098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擊敗回教勢力,達成收復聖地耶路撒冷的目標,眾多的歐洲虔誠基督徒開始長途跋涉,前來以色列朝聖,但耶路撒冷自古以來,都是回教徒與基督教徒共處的狀況,基督教朝聖者遭到攻擊的事件,時有所聞,於是有兩位十字軍將領在西元1119年倡議成立一個武裝修士團體來保護朝聖者的安全。這個提議為當時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Baldwin II)批准,允許他們以聖殿山(便是所羅門王聖殿的舊址之上)的阿克薩清真寺(英文: al-Aqsa mosque,原先是清真寺,但當時已經是十字軍的軍事基地,開始工作。這個武裝修士團一開始只有九個人,依靠信徒的捐助維持開銷,並命名為「基督和所羅門聖殿的清苦騎士團」(Poor Fellow-Soldiers of Christ and of the Temple of Solomon),簡稱為聖殿騎士團。騎士都有一個漂亮徽章,他們的標誌使用兩個騎士共騎一批馬,象徵著他們的清苦生活。只是沒想到這徽章,竟成為聖殿騎士團兩百年之後被迫害的莫須有罪名。

西歐基督徒的朝聖之路,是長達兩千公里的旅程,沿途充滿兇險,於是聖殿騎士團的業務快速展開,先是發展出類似保鑣的業務,後來因為怕旅客被搶劫,發展出與中國銀票(就是近代的旅行支票)相同的產品。所以聖殿騎士團又號稱為近代銀行的濫觴。

聖伯納德(Bernard of Clairvaux,1090年-1153年)是第十世紀基督教世界影響力很大的聖人級的宗教思想家與傳教士。在他的強力推銷之下,教廷決定把聖殿騎士團收編為教皇直屬的禁衛軍,賦予對領地徵稅,而不用上繳的權力。於是聖殿騎士團快速發展開來,最多時候成員有兩萬多人。

除了有錢之外,聖殿騎士團絕不是混吃等死之輩,他們也的確驍勇善戰,以一當十的屢建奇功。由1129年到1177年,這是聖殿騎士團的黃金時期,也確實保衛了聖城的安全,抵擋了阿拉伯人的不斷進攻。

1187年是聖殿騎士團第一次的嚴重挫敗,耶路撒冷被回教勢力收復,聖殿騎士團撤退到賽普勒斯。1241年蒙古拔都西征入侵波蘭,教廷調派聖殿騎士團馳援,沒想到竟然全軍覆沒,餘眾退回到巴黎,這時的聖殿騎士團已經沒有什麼軍事力量,但是靠著一百五十年來的特許經營,商業上的發展,已經到了無法想像的地步,她的銀行業務、大量的房地產、經營東西方的國際貿易、運籌、保全等等,部份的業務模型竟與今日的日本商社有幾分神似。在法國,聖殿騎士團居然是法國皇帝最大的債主。

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當時的法國國王腓力四世(Philippe IV le Bel,1268年-1314),突然宣布聖殿騎士團是同性戀團體,是反基督,原因是他們的標章是兩個男人騎一批馬,國王説:這標章所代表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於是大規模逮捕騎士團成員,沒收財產。之前,法國國王腓力四世也用同樣手法對付猶太人,驅除猶太人,沒收他們的財產來自肥腰包。所以這次的行動,也是類似的手段。債主如果死了,債也就不必還了。

1312年,教皇在法王的壓力之下,正式宣布解散聖殿騎士團,成員不再從事軍事任務,演變為以海外宣教為主的普通修會。

英國倫敦的聖殿教堂的建築歷史,最早可回溯至西元1185年,那時正是聖殿騎士團在耶路撒冷發展的全盛時期,教堂是在英國倫敦所設立的根據地。聖殿騎士團不是只擁有教堂,而是擁有以教堂為中心的一大片土地,所以倫敦這個區,目前也就叫做Temple,地鐵站也叫做Temple。聖殿騎士團垮了之後,英國的組織仍維持傳教團體的地位,但16世紀還是為英國皇室收歸國有,目前是倫敦法學院所在。不過,教堂是歸英國天主教會管理。

講完故事,再回頭看一下詩:

騎士身後為教宗於倫敦所埋葬 (In London lies a Knight a Pope interred.)
一生功績卻遭到天譴般的冤枉 (His labor's fruit a Holy wrath incurred.)
欲覓之球原應安置於他的墓上 (You seek the orb that ought be on his tomb.)
瑰紅血緣與懷孕秘密就此昂揚 (It speaks of Rosy flesh and seeded womb.)

所以蘭登與蘇菲推論如果來到教堂,便可以在騎士墓上面,找到一顆球,順著球,便可以找到聖杯之所在。

我沒有搭地鐵,如果搭地鐵,應該是從地鐵Temple站出來,背對著泰晤士河往右走,不到一分鐘,就是聖殿教堂的大門入口。而我是由熱鬧的Fleet街過來的,首先經過美輪美奐的英國皇家司法院(在左手邊)。



再往前走一點,路中間有一個叫做Temple Bar Memorial的精神堡壘。






再往前走,右手邊就會看到一個黑色的門。



不要懷疑,聖殿教堂應該叫做「內聖殿教堂(Inner Temple Church)」比較真確,就在黑色的大門之內。



門的右手邊,有一個牌子說明這裡的開放時間。由於不是天天開門,最好先上網查一下,以面敗興而歸。

順著巷子往內走,便可以看到左邊出現了教堂。



教堂的入口再另外一邊。往前走,左轉。




聖殿教堂分為兩個建築主體,首先看到的鵝黃色的圓形建築,洋溢著異教風格,這是仿照阿克薩清真寺所建造的,和我們常看見的哥德式教堂或羅馬式完全不同。長形的後殿是之後建造的。






看完我這篇網誌,如果您的”達文西的密碼(The Da Vinci Code)”還沒有扔掉,建議您拿出來再看一遍。

教堂的門也很特別,不是在一般教堂的前端,而是在中間,好玩的是,小說中對於門的形容,與實際的狀況一模一樣。


教堂的右邊與一般的教堂其實沒有甚麼不同,一樣有彩色、漂亮的琉璃窗,而且教堂自然採光就非常明亮。






而門的左邊便是圓形劇場,這裡躺著十座的騎士石像;


我摘錄一段小說中的內容,來形容這個圓形劇場的佈置:

蘭登一踏進圓室,就覺得渾身起雞皮疙瘩,。他的眼睛沿著周圍蒼白的弧形牆壁,看著上面雕刻的張嘴猛獸、惡魔、妖怪,還有痛苦的人臉,都朝室內瞪著。再那些雕刻圓形的下方,整個房間繞滿了一圈石製的教堂長椅。


而對於十座武士的石像,小說是形容的:

那些真人大小的雕像仰臥在地板上,姿態安詳的長眠於此,每個騎士都有全副的盔甲,帶著盾牌與劍,這些墳墓另蘭登感到很不安,總覺得有人偷偷趁騎士睡覺時跑進來,在他們身上倒了石膏,所有雕像都被嚴重侵蝕,但仍清楚的看出每一個雕像都是獨一無二的,武器裝備不同,手臂與腿的姿態、臉與五官,還有盾牌上的標誌都各有差異。





最後,看一下圓形大廳的屋頂吧!!! 據說,這個屋頂也大有學問。


看完我這篇網誌與照片,如果您的”達文西的密碼(The Da Vinci Code)”還沒有扔掉,建議您拿出來再看一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