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續 - 德國科隆大教堂-東方三聖的秘密 (三部曲之二)

科隆大教堂大殿的最後端,供奉著東方三聖的寶匣: 攝於2017年五月

<< 前傳: 德國科隆大教堂-東方三聖的秘密

東方三聖的主要緣由來自與《馬太福音》第二章,此章稱之為【博士拜王】大致分為五個部份:

   一、博士從東方來(1~2節)
   二、問道於耶路撒冷(3~8節)
   三、隨星引領得見王(9~10節)
   四、敬拜奉獻(11節)
   五、改道而回(12節)

第2節開始談到了博士的事情,我把這段聖經文字節錄如下:
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
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
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
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
當下,希律暗暗的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
 他們聽見王的話就去了。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的歡喜;
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
博士因為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
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
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
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在拉瑪聽見號咷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他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
希律死了以後,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經死了。』
約瑟就起來,把小孩子和他母親帶到以色列地去;

這段內容已經把東方三聖見到耶穌的事情描述的很清楚,但奇怪的是聖經只有寫出博士送了三件禮物黃金、乳香與沒藥給耶穌,卻沒有寫明到底是有幾位博士前來晉見耶穌。但這幾位博士便是後來所說的東方三聖。

最早的說法來自於西元五百年左右的一個拉丁版本的文獻紀錄,根據這份資料,東方三聖的身份如下:巴爾薩扎(Balthazar)為阿拉伯國王,梅爾基奧爾(Melchior)為波斯國王,卡斯珀(Caspar)為印度國王。

到了後世,由於三聖朝王的戲劇化過程,成為畫家常見的題材,也因此成為最為人知聖經故事之一。我這裡就用兩幅我在倫敦國家藝廊看過覺得很有特色的畫作,還原一下當時的場景。

兩幅畫都是葛薩特(Jan Gossaert (ca. 1478–1532))所繪製的。葛薩特是比利時人,但是發展非常國際化,他在義大利、德國、荷蘭、法國都有不錯的名聲。在倫敦國家藝廊展出了兩幅葛薩特繪製的相同主題的作品。

第一幅是《聖王的禮拜(The Adoration of the Kings, 1510~1515)》,這幅畫是一個合作畫出的作品,目前是私人的收藏品,借給倫敦藝廊展出。


第二幅葛薩特的作品,雖然主題相同,但就更有代表性。我看完畫作之後,"東方三聖朝拜耶穌"的影像,便印在腦海裏面。但在下面介紹這幅畫之前,還是先將故事說完。

由於聖經中紀錄的不完整,造成後世的許多傳說。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傳說是說東方三聖後來前往北極成為聖誕老人,並且開設玩具工廠,每年接受小朋友的祈禱,並在耶穌誕生那天,四處發放禮物給大家。其具體證明來自於聖誕樹的樹頂都有一顆星,那就是伯利恆當年那顆指路的星星,所以當小朋友在聖誕樹頂,安裝星星之後,藉由星星的導航,聖誕老人便可以找到小朋友。

另外有一個比較少人知道的傳說,是說東方三聖其實是佛祖派來的密使,而且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孫悟空、豬八戒與沙悟淨。我國小六年級的時候,由小阿姨家的書櫃當中,曾經摸到一本奇怪的翻譯小說,是翻譯於印度的神話故事,其中的主角便是我們所熟知的猴子(就是我們華人的孫悟空)。看完我便知道,我們的西遊記並不是原著小說,而是翻譯本,但是故事加入了真有其人其事的唐三藏。悟空一行人見到耶穌之後,留下了佛祖的邀情函,於是耶穌成長到少年的時候,曾經來到西藏學習密宗多年,並且在西藏參悟的人生的道理,之後才回到西方開始傳教。

由傳說回到現實世界,那科隆大教堂的東方三聖的真實身份,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部分來自於聖經註釋中的解釋,都是由三聖的禮物來推敲出他們的身份,由於黃金、乳香和沒藥三樣禮物,而推斷這三位聖王來自波斯(就是古時候的伊朗)。

然而近代對於東方三聖的最完整紀錄,來自一位德國修士約翰(JOHN)的著作,我們不知道修士的姓氏,因為他在1310年出生於德國漢諾瓦(Hanover)附近的希爾德斯海姆(Hildesheim)鎮, 所以就稱之為希爾德斯-海姆的約翰(John of Hildesheim),由於他服膺於當地極有地位的主教,得以到各國去旅行,透過他廣泛的哲學、神學與詩歌著作,我們知道他曾經前往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地居住與旅行。並在1375去世於德國柏林附近的Marienau小鎮。

約翰最重要的著作稱之為三聖的歷史(Historia Trium Regum),這本書仔細的紀錄了東方三聖的事蹟,除了已經熟知的聖經故事之外,包括他們的的背景與旅程的前傳,拜見耶穌之後的旅程,同時也考察他們留下的遺跡的歷史。約翰在書中也說說出了三聖的名字是: Balthassar、Melchior和Caspar。

但是巧的是我由別的地方,也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記載,那便是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的故事我想是人盡皆知,在此不作贅述;這裡要注意一下的是遊記成書的時間,那是馬可波羅在1298年到1299年之間,被關在義大利熱那亞監獄中時候,由他口述,由一位獄友義大利人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以法語紀錄而成。

也就是遊記的發表,是在三王的歷史成書之前。

根據書中的記載,馬可波羅在前往中國的途中,曾經在波斯停留了三年,遊記中有著以下的紀錄:

波斯在古代是一個強盛的王國,但現在大部分地區都被韃靼人毀滅了。波斯境內有一座城市叫Saba,(Saba是今天伊朗西北部的薩維(Saveh),距離德黑蘭大約100公里)。聖經之中的東方三聖就是從此城來到伯利恆拜訪耶穌的。三聖回到家鄉後,死後都葬在城中一個美麗的墓中,三人的鬢髮都完整無缺地保存了下來。他們中的一個叫Balthasar、第二個叫Jaspar,第三個叫作Melchior。

馬可波羅在Saba詢問關於這三個人的詳細事蹟,但除了埋葬在這裡的事實之外,沒有問到甚麼。

1272年馬可波羅由Saba出發,往東走了三天後,來到一個稱之為卡拉·阿塔佩里斯坦的城堡,,意思是拜火教的城堡,這城堡位於現今伊朗的葉慈(Yazd),堡內的居民崇拜火神。但是在這裡卻聽說到了有關東方三聖的詳細故事。

傳說中這裡古代有三個哲人,去禮拜一個剛出生的先知(想必便是耶穌),並帶著三種禮物,即金子、乳香和沒藥,這三件禮物其實是要用來試探耶穌的真實身份。如果耶穌拿起金子便是一個世界的王;如果拿香料就是神;如果拿沒藥就是醫生。這三個波斯哲人來到耶穌面前,其中年紀最輕的一個首先對耶穌致敬。他覺得耶穌似乎和自己的身材及年齡一樣;接著年紀次大的一個向耶穌致敬;年紀最大的一個最後來。他們都覺得耶穌和自己的身材及年齡一樣。他們交換了自己的印象之後,都同意立即向基督禮拜,於是耶穌在他們面前現出自己的真實年齡,其實是一個嬰兒。

當三位哲人離開時,這個嬰兒給了他們一個緊閉的箱子作為禮物。他們拿著箱子往家鄉走,被好奇心所驅使,於是打開一看,發現寶物只是一塊石頭。這本來是一個暗示,叫他們保持那種從耶穌基督處獲得的信心,像石頭一樣堅固不渝,但他們看到這塊石頭的時候,卻以為自己受騙了,於是將石頭扔到一個坑中,誰知石頭卻馬上冒出熊熊烈火,燃燒了起來。

身為祆教信徒,他們看見這種情景,便知道自己錯了,因而十分後悔。於是,就取了火種帶回了家鄉。他們回去後將火種放在一個教堂中,讓它繼續燃燒,並崇拜此火為神,犧牲一切來供奉它。如果此火偶然熄滅了,他們就到投石的坑中取回原始的火種,而坑中的火是永遠不會熄滅的,後來火種在波斯境內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傳遞著,拜火成為祆教信仰的一部份。祆教也有了拜火教的俗稱,祆教成為古波斯帝國的國教,並且曾經傳到中國。

馬可波羅從居民那裡也知道了三個哲人中的一個是Saba人,第二個是戴阿瓦人,第三人則是該城(卡拉·阿塔佩里斯坦)人。

在『三王的歷史』一書中,約翰對於眾所周知的伯利恆之星,有著以下不同於世俗的描述:『在耶穌誕生的那天,一顆明星升上了夜空,這顆星星有著長長的橫紋般的光芒,有如火一般的燃燒著,而且星星如同老鷹般的飛翔著,並拍打著他的翅膀。』

葉慈(Yazd)的Zoroastrian Fire Temple 中的 “Ahura Mazda"神的雕像

如果看過拜火教的神 “Ahura Mazda"的雕像,就會知道這裡的敘述,與拜火教所敬畏的天神,有著驚人的相似。伊朗的葉慈(Yazd)的聖火廟,可能就是當年東方三聖的故事所在地。

這裡是已經是一個著名的景點,在廟的屋頂可看到一個很完美的鳥人圖騰,進入廟內,可以看到位於玻璃保護下的聖火,據說此聖火自西元五世紀燃燒到今日,已經逾一千五百年卻未曾熄滅過,但算算時間,似乎與東方三聖的故事還是差了五百年。

在書中,東方三聖的名字是Melchior, Balthazar與Gaspar,這與馬可波羅的敘述是一致的。而他們分別是"Ind、Chaldea與Persia"這三個地方的國王則略有不同。

約翰的書中還曾經說到:當三聖出發前往耶路撒冷時,走到Ind國的邊界地區時,曾經來到一個叫做Hill of Vaws (或稱之為Hill of Victory)的地方,還有一個守望台在這裡,當時,衛士就是在守望台看到伯利恆之星,通報東方三聖,前往察看的。於是三聖在這裡建了一個教堂,並約好三個人每年都要來這裡聚會一次,而且三人約好死後也要葬在這裡。

多年以後的一個聖誕節,星星又出現在三聖所居住的城市上空,指示他們的生命已經接近尾聲。最後,依照三聖的遺囑,被他們的子民安葬在Hill of Vaws的墳墓中。所以Hill of Vaws可能就是伊朗薩維(Saveh)這個地方。

故事看完,我們再看一下葛薩特的這幅作品《聖王的禮拜(The Adoration of the Kings, 1510~1515)》是如何呈現的?

畫非常大,你可以看到下面這張照片中,旁邊有兩幅肖像畫,也是同一個畫家的作品。


這幅畫當初是比利時地區的一家修道院委託製作的祭壇畫;有一天當地的省長到修道院去參拜時,看到了這幅畫覺得很喜歡,就花了2100元向教堂買下了這幅畫;於是畫就掛到了布魯塞爾的皇宮當中。1787年這幅畫出現在倫敦的拍賣會上;1911年這幅畫用四萬英鎊的價格為倫敦國家藝廊收購。


在這幅畫當中,背景是在一棟建築物的廢墟,美麗的聖母瑪麗亞,穿著藍色的禮服抱著耶穌,。後面留著灰鬍子、穿紅袍子的男子是約瑟夫(瑪麗亞的先生,耶穌名義上的父親),站在左側的柱子後面,遠遠的看著東方三聖前來參拜耶穌。

卡斯珀(Caspar)跪在地上獻上禮物。嬰兒耶穌左手拿著一片聖餐薄餅,要送給卡斯珀。這是在天主教的禮拜儀式結束時常會看到畫面,但是通常是由神父來執行。

畫面的中央後方,有一個驢子站在那裏;而破舊的柵欄後面,有六個好奇的老百姓觀看著儀式進行,在更遠的山坡上,可以看到有許多的羊在吃草。

畫面的右邊站著的是梅爾基奧爾(Melchior),他的右手高舉著禮物,有四名隨從陪同,其中的一位頭部包著印度式的頭巾。更多的地方似乎有一隊騎兵,拿著刀殺了過來,可能是希律王的軍隊。


巴爾薩扎(Balthazar)雙手捧著禮物和三名隨從站在左邊。再往左邊看,另外兩位穿著異國服飾的隨從從窗戶外面看著這晉見的儀式。其中有兩位隨從也帶著頭巾。

比較有趣的是在Balthazar裝飾精美的王冠頂上刻有畫家的名字,此外Gossaert的名字也出現在黑人隨從脖子的裝飾品上。




這幅畫之中,有許多另人驚嘆的細節,例如斑駁的磚牆,似乎每一塊破損的狀況都不一樣。前景中有兩隻可愛的小狗,輕易的吸引了觀眾的目光;衣服上的花紋、一些磁磚中長出的植物、無不展現出令人驚異的細節。


畫的最上方,有九位飛翔的天使俯視著這座毀壞建築物的結構與儀式的進行,而伯利恆之星則在畫作的頂部的中間位置明亮地閃爍著。

畫家戈薩爾不是大師級畫家,許多大師如達文西、波利伽利也都畫過這個故事,但是就"三博士來朝"這個主題,應該是我看過的畫之中最好的一幅。

東方三聖來朝大約是西元二年的故事,三百年很快的就過去了,東方三聖的故事已經幾乎被波斯人所遺忘。

當時間來到了西元323年,君士坦丁大帝決定重建拜占庭(Byzantium)。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是羅馬帝國當時的皇帝,他做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大事:

-    統一了羅馬帝國。
-    把羅馬帝國變成一個帝王為中心的專制統治政權。
-    把帝國的中心,由羅馬移到了拜占庭(也就是後來的君士坦丁堡)。
-    第一位信天主的帝國君王。
-    宣布天主教為合法的教會。
-    透過教會的力量,編撰聖經。後世有人認為聖經內容的挑選是有選擇性的。
-    為後世兩千年的政教合一,建立關鍵性的基礎。

重建拜占庭的工作中,他決定興建聖蘇菲亞大教堂(Church Saint Sophia (Holy Wisdom)),由於教堂的興建,他指派他的母親海倫娜(St. Helena),前往東方收集聖物。其中最有名的聖物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隨後海倫娜又覺得如果能找到三聖的遺體,將是極大的貢獻,於是派人來到Ind,也真的找到了遺骨,他把三聖的遺骨放入一個精緻的匣子中稱之為「三王聖龕」,帶回到聖蘇菲亞大教堂成為教堂中的鎮殿之寶。蘇菲亞大教堂應該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天主教大教堂。

聖蘇菲亞大教堂(Church Saint Sophia (Holy Wisdom))

君士坦丁死後,其多年後的繼任者Mauricius大帝(582-602) 因為不明的原因,把天主教的聖物移往了米蘭大教堂,這也有一個說法是早一點的朱利安大帝(361-363)幹的。

米蘭大教堂

但無論如何是誰搬的,東方三聖的聖龕確實搬到了米蘭大教堂,並且待了四百年多年。後來的發展如前所述,腓特烈一世皇帝由於在進攻意大利的戰爭中,得到科隆大主教Rainald von Dassel的軍隊支援。於是在占領米蘭之後,在1164年把存在米蘭大教堂的「三王聖龕」 (存放東方三聖的遺骨)贈與科隆大教堂,當作回報。

接下來,就要仔細看一下這個教堂:

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 之不專業導覽 (三部曲之三)

看完教堂要吃飯的時候,可以參考下一篇:

在科隆(KOLN)看完教堂後,推薦的幾家平價美食餐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