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羅馬(Rome)萬神殿(Pantheon): 畫聖拉斐爾(Raphael)情史

羅馬萬神殿(Pantheon): 攝於2017/9
SORRY !!!這篇還沒有寫完!!!持續更新中。

這篇不容易啊! 已經跑了五個美術館、四個教堂,也不過看了個片段。再接再勵吧! 記得第一次看到拉菲爾的真跡是《披紗的女郎(Woman with a Veil)》,當時看到畫中絲巾的質感,真的嚇了一跳。

話說從頭,羅馬萬神殿(Pantheon)興建於西元126年,那時候還是羅馬時代,是多神崇拜,所以稱之於萬神殿,自然是一個神廟。萬神殿興建至今已經兩千年了,但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無鋼筋拱頂。他是一個圓形的建築,但有趣的是他大廳的高度與圓週一樣的,都是43公尺。

壯觀的圓頂: 攝於2017/9

西元609年,當時東羅馬帝國皇帝把教堂獻給了聖母瑪利亞與為基督奉獻的烈士們。由於具備了教堂的身份之後,萬神殿不可避免成為墓地。不過我來到這裡,除了為建築物所震撼之外,對於內部的許多聖人都不認識,唯獨對於拉斐爾,有著特別的印象。

畢竟這些年已經看過這位畫家太多的作品,由於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過世的時候,都已經很老了,所以留下的印象都是老頭的模樣,然而英俊的菲斐爾很早便過世,因此留下的圖像紀錄都是年輕小伙子的形象,於是有著比較好的印象。

拉裴爾(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出生於義大利東部的一個叫做烏比諾(Unbino)的小山城,奇妙的是他出生與過世只差一天(四月六日),出生的那天正好是耶穌受難紀念日,而過世的那天正好是當年的復活節。

拉裴爾的母親早逝,父親是也是從事繪畫業,由於單親乏人照顧,只能跟著父親上班,於是他小時候便有一些機會可以出入宮廷欣賞一些當時著名畫師的作品,而父親也自然的教導拉斐爾一些繪畫的技巧。1494年,當拉裴爾十一歲時,他相依為命的父親也去世了,這時候他父親的一個畫家朋友: 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 1452-1523, 後來有蠻有名的),覺得可憐的拉斐爾有些才氣,決定收留他,讓他到他的位於佩魯賈(Perúgia, 位於羅馬與佛羅倫斯之間的一個都市)畫室中,一面學習,一面參與一些繪畫專案,拉斐爾兼具學徒與童工的角色。

1499年(十六歲):

這年一位原先在拉裴爾父親工作室工作的畫家Evangelista da Pian di Meleto (1460 - 1549),來到佩魯吉諾的畫室中,找到了年輕的拉菲爾,希望拉裴爾可以跟他回到烏爾比諾他父親所建立工作室去主持工作室,因為他們的工作室正準備投標Cittàdi Castello城堡之中Sant' Agostino教堂中男爵祭壇(Baronci Altarpiece)的新建工程。

他父親曾經與男爵熟識,拉菲爾的身分有助於工作室拿到這個案子。事情的發展與Evangelista的規劃完全吻合,拉裴爾順利的讓他父親的工作室取得了這個工程,而主要的畫作也是由拉裴爾設計,並且在1501年9月13日完成了這個拉裴爾人生中的第一個完整作品,那年不過才十八歲。

《基督復活 (Resurrection of Christ或稱之為The Kinnaird Resurrection, 1499–1501》 木板油畫, 52 x 44 cm): 現藏巴西聖保羅藝術博物館(São Paulo Museum of Art)

《基督復活, 1499現藏巴西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1789年義大利半島發生了大地震,這個教堂被摧毀,祭壇也被壓成了碎片,這些教堂祭壇的碎片被當時的教皇庇護六世收集起來。但是對於這些在當時幾乎是垃圾的祭壇碎片,似乎也沒有得到重視,之後便失散了。

幾百年之後,這拉菲爾的第一件作品,經過藝術史專家的考證與研究,找到了四塊來自於這個工程的產出。而《基督復活》算是殘留下來的四塊片段之中,最大、最完整的作品。

這幅畫在世界各地流浪多年之後,於1946年在紐約出現。一位藝術掮客帶著他,找上美國國家美術館,希望能收購這幅可能是拉裴爾的作品。但是美術館的專家們質疑這個說法,拒絕這個案子。

這時候,巴西聖保羅藝術博物館的館長Pietro Maria Bardi(1900-1999),正好在紐約出差,藝術掮客帶著這幅畫找Pietro吃午餐,席中透漏美國國家美術館準備買下這幅畫,但如果Pietro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他可以當場成交。

Pietro後來回憶了這場交易:『我在一個半小時的午餐中,必須要決定是不是要賭下去,但是當我看到復活的耶穌似乎正向我招手的時候,便堅定的做下了決定,賣下這幅畫。』

Pietro回到巴西後,美術館的董事會對於他魯莽的行為極為不諒解。Pietro堅信自己的直覺,並展開了長達三十年的考證與研究。到了1992年,由於在義大利圖書館將舊文件數位化的過程中,發現了年輕的拉裴爾在製作祭壇時,親手畫的一些手稿,比對手稿之後,確認了這幅畫的確是當年祭壇上的作品之一。這也說明了Pietro的確買下了這幅無價之寶,Pietro活到九十九歲於1999年巴西過世,這個收購案,足以讓他在藝術史上名垂千古。這幅畫也成為唯一一幅目前收藏在南半球的拉斐爾作品,也是巴西聖保羅藝術博物館(São Paulo Museum of Art)的鎮館之寶。

其他的三塊碎片,後來也陸續找到:

《天使(Angel (fragment of the Baronci Altarpiece)), 1500–1501》, 木板油畫, 31 x 27 cm): 現藏義大利-布雷西亞-托西奧畫廊 (Pinacoteca Civica Tosio Martinengo, Brescia, Italy)

《天使,1500》現藏義大利-布雷西亞-托西奧畫廊

這幅畫是拉裴爾第一次展現出對於臉龐描繪的美麗技巧,之後的畫作的風格,似乎就此定型。也許乍看之下沒有甚麼,但是如果比較文藝復興時期的其他大師做品,便可以感受畫風的不同。而且這是一個十六歲小孩畫出來的作品。

《天使(Angel (fragment of the Baronci Altarpiece)), 1500–1501》, 木板油畫, 57 x 36 cm): 現藏巴黎羅浮宮

《天使, 1500: 現藏巴黎羅浮宮

這個天使的臉孔有可能是拉裴爾的自畫像,這也是畫家年輕時的長相的唯一紀錄。

 《天父和聖母瑪利亞(Holy Family with Madonna of the Veil) , 1500–1510》: 現藏義大利拿坡里(Naples)的Musée di Capodimonte

《天父和聖母瑪利亞 , 1500》: 現藏義大利拿坡里(Naples)的Musée di Capodimonte

這是兩塊碎片,不過還可以拚的起來,注意左下角聖母瑪利亞的美麗臉龐也一樣地成為他後來作品的範本。

1500年(十七歲)-1501 (十八歲):

當祭壇完工之後,便在烏比諾地區有了些名氣,陸續的邀約隨之而來,由於拉斐爾還是小朋友,所以不可能一下消化這麼多的訂單,早期的產量並不大。

《聖米歇爾屠龍(St. Michael), 1501》,現藏於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聖米歇爾屠龍, 1501》, 2016/9攝於巴黎羅浮宮

這幅畫描寫大天使殺入地獄與惡龍大戰的場面。為烏比諾公爵委託年輕的拉菲爾所畫,主要是為了答謝法王路易十二承認公爵對於烏比諾城的管轄權。這幅畫一直都掛在楓丹白鷺宮之中,一直到羅浮宮成為美術館之後,才移了過去。拉菲爾畫這幅畫的時候,應該閱讀了但丁的地獄敘事詩,因為畫中的場景,符合但丁書中,地獄對於偽君子和盜賊的懲罰方式。

 這年的其他幾幅畫作也都是公爵所委託,目前已經流散到世界各地。

《Madonna Solly (Madonna with the Child), 1500–1504》, Oil on tablet, 53 x 38 cm: 現藏於柏林畫廊(Gemäldegalerie, Berlin)

《St. Sebastian, 1501–1502》– 木板油畫, 43 x 34 cm: 現藏於Accademia Carrara, Bergamo

《Mond Crucifixion (Città di Castello Altarpiece) , 1501–1503》耶穌蒙難

這是一幅很大的祭壇畫,現藏於倫敦國家藝廊 (National Gallery, London)。其實這也是四幅畫組中的一幅,四組繪畫當中,已經失散各地,倫敦這幅是最主要的作品。



《Mond Crucifixion> 現藏於National Gallery, London


組合之中的其他三幅,有一幅在義大利中部的Bergamo的Accademia Carrara美術館。

《St. Sebastian, 1501–1502》木板油畫, 43 x 34 cm: 現藏於Accademia Carrara, Bergamo

另外兩幅一幅在美國的北卡藝術博物館與里斯本的國家博物館。

1502年(十九歲):

這年的拉菲爾雖然只有十九歲,但是畫風已經成熟,產量雖然不多,但是已經逐漸為烏比諾之外的買家所注意。拉菲爾這些畫放在梵蒂岡博物館Pinacoteca展覽樓,這一排都是他的大型作品。

梵蒂岡博物館Pinacoteca展覽樓: 攝於2017/9








《聖母加冕圖(The Crowning of the Virgin (Oddi Altar)), 1502–1504》, 油畫, 267 x 163 cm: 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Pinacoteca展覽樓 (Art Gallery)

《聖母加冕圖, 1502–1504》: 攝於2017/9 梵蒂岡博物館

1502年,拉菲爾的老師佩魯奇諾介紹了一個案子給拉菲爾,這是一位當地的一位有錢人Oddi為他家族新建的祈禱堂,需要一些畫來裝飾祭壇。拉菲爾在這段時間,來回兩地,完成了這個案子。這的案子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在1504年完成這個祭壇。那為什麼會落入教皇的手中呢? 我也不知道,還要多做些研究。

祭壇的下面還有三幅小畫,由左至右的排列:

《聖母報喜(The Annunciation (Oddi Altar predella)), 1502》, 油畫, 27 x 50 cm: 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Pinacoteca展覽樓 (Art Gallery)

聖母報喜
聖母報喜

《三賢來朝(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Oddi Altar predella), 1502》,油畫, 27 x 50 cm: 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Pinacoteca展覽樓 (Art Gallery)

三賢來朝


三賢來朝

這故事似乎重複太多次,請大家直接看最詳盡的說明: 德國科隆大教堂-東方三聖的秘密 (三部曲之一)

《聖母獻耶穌於聖殿(The Presentation in the Temple, Oddi Altar predella), 1502–1504》,油畫, 27 x 50 cm: 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展覽樓 (Art Gallery)

聖母獻耶穌於聖殿

聖母獻耶穌於聖殿

這是聖經中聖母瑪利亞在耶穌降生後四十日將其帶入聖殿、行潔淨禮,並將嬰兒耶穌獻給「上帝」。

《一位男士的畫像(Portrait of a Man), 1502》, 木板油畫, 45 x 31 cm: 現藏於羅馬波蓋茲美術館(Borghese Gallery, Rome)

一位男士的畫像:現藏於羅馬波格賽美術館

這幅畫一直都在波格賽美術館中保管,但是沒有人知道是誰畫的?也不知道為甚麼被收藏? 也許是這個原因,所以沒有不肖子孫給被賣掉。
這幅畫一直到二十世紀,經過多位藝術史學者的鑑定,才確定是拉斐爾的作品,而畫中人物應該是拉菲爾一位詩人朋友。

此外,這年畫的其他地畫都是聖母為主題的畫作:

《Connestabile Madonna, 1502–1503》, Tempera on wood, 17,5 x 18 cm: 現藏於聖彼得堡隱士廬博物館(The Hermitage, St. Petersburg)

《Madonna and Child with the Book, 1503》,木板油畫, 55 x 40 cm, 現藏於華盛頓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1504年(二十一歲):

1504年拉菲爾拿著烏比諾公爵寫的介紹信,來到佛羅倫斯發展,在三年之間1504-1507),年輕的拉菲爾浸研於達文西、米開蘭基羅等畫壇先進的各式技巧。同時他也得到了許多專案的邀約,拉菲爾快速的便在佛羅倫斯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聖喬治屠龍(St. George), 1504》,  Oil on tablet, 31 x 27 cm): 現藏於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聖喬治屠龍, 1501》2016/9攝於羅浮宮

這幅畫與前面畫的《聖米歇爾屠龍, 1501》是風格類似的作品,而且同樣是烏爾比諾公爵所委託的作品,不過卻先後落入法王路易十四的手中。前面的畫是一件禮物,這幅畫是法王買來的。只能說法王路易十四的確識貨。

伊莉莎白女士的畫像(Portrait of Elisabetta Gonzaga), 1504》,木板油畫, 52,9 x 37,4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Florence)

《伊莉莎白女士的畫像》2017/3 攝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這幅畫沒有放在拉菲爾的專門展覽室(66號),而是放在23號展覽室(The Correggio Room)。由於這位女士的長相古板了些,所以如果不注意就錯過了。

自畫像(Self-portrait), 1504–1506》, Oil on board, 47,5 x 33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Florence)


《自畫像》2017/3 攝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這幅畫的來龍去脈並不清楚,但是幾乎畫完之後便落入了美第奇大公的收藏。畫家年輕的時候,就這個樣子。

《The Marriage of the Virgin, 1504》, Oil on roundheaded panel, 174 x 121 cm: 現藏於Pinacoteca di Brera, Milan

《Three Graces, 1504-1505》, Oil on panel, 17.1 x 17.1 cm: 現藏於Musée Condé, Chantilly, France

騎士的願景(Vision of a Knight), 1504-1505》,  Egg tempera on poplar, 17.1 x 17.1 cm): 現藏於National Gallery, London

騎士的願景(Vision of a Knight), 1504-1505》:攝於2018

畫中有一位沉睡中的騎士,他是羅馬的將軍Scipio Aemilianus(公元前 185-129 年),根據寓言故事,這位騎士在夢中,要在美德和快樂之間做出選擇,左邊的女神手拿書與劍代表美德,右邊的女神手拿花朵代表快樂。

《Madonna and Child Enthroned with Saints (Colonna Altarpiece), 1504–1505》,Tempera and gold on wood, 172,4 x 172,4 cm (main panel) ): 現藏於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Portrait of Perugino, 1504》, Tempera on wood, 57 x 42:

《The Holy Family with the Lamb, 1504》,木板油畫, 32 x 22 cm): 這幅畫目前為私人收藏

《Portrait of Pietro Bembo, 1504》,木板油畫, 54 x 69 cm): 現藏於Museum of Fine Arts, Budapest

《Madonna Terranuova, 1504–1505》,木板油畫, 87 cm): 現藏於Gemäldegalerie, Berlin


1505年(二十二歲):

《托斯卡納大公的聖母像(Madonna of the Grand Duke), 1505》,木板油畫, 84 x 55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貝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托斯卡納大公的聖母像: 2016/3攝於佛羅倫斯貝堤宮

這幅畫因為他擁用者費迪南德三世(Ferdinand III, Grand Duke of Tuscany)得名,而他於 1790-1824年之間出任托斯卡納大公。

《拿著蘋果的年輕人(Young Man with an Apple), 1505》,木板油畫, 47 x 35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Florence)

《拿著蘋果的年輕人》: 2016/3攝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金絲雀聖母(Madonna del cardellino), 1505》,現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Florence)

《金絲雀聖母》: 2016/3攝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孕婦的畫像(La donna gravida) , 1505–1506》,木板油畫, 66 x 52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貝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孕婦的畫像: 2016/3攝於佛羅倫斯貝堤宮

《Agnolo Doni的畫像(Portrait of Agnolo Doni), 1505–1507》,木板油畫, 63 x 45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貝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Agnolo Doni畫像》2016/3攝於佛羅倫斯貝堤宮

《馬德琳娜女士的肖像(Portrait of Maddalena Doni), 1505–1507)》,木板油畫, 63 x 45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貝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馬德琳娜女士的肖像》2016/3攝於佛羅倫斯貝堤宮

一位有錢人Agnolo Doni與馬德琳娜(Maddalena Strozzi)在1503年結婚,三年之後,請拉菲爾幫他與他的夫人畫了這幅畫像。以藝術角度來看,這幅畫與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有著類似的風格。不過我覺得完全沒有達文西作品的神秘感。Agnolo Doni以收集名家作品來炫富,所以也請米開朗基羅畫了一幅畫。

2016/3攝於佛羅倫斯貝堤宮

這年真是多產的一年,這些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

《The Ansidei Madonna (The Madonna between St. John Baptist and St. Nicholas of Bari), 1505–1506》, 端坐聖座上的聖母。Oil on poplar, 274 x 152 cm): 現藏於National Gallery, London

端坐聖座上的聖母(2018年攝於倫敦國家藝廊)
端坐聖座上的聖母 (2018年攝於倫敦國家藝廊)

這幅畫是一位佩魯賈(Perugia)地區的一位叫做Niccolò Ansidei的有錢人,為其家族擁有的聖尼古拉斯祈禱堂中所製作的祭壇畫。祈禱堂位於聖菲奧倫佐教堂(Church of San Fiorenzo)。 

聖母正式坐在高位上,抱著還是嬰兒的耶穌,左邊是已經成年的施洗者聖約翰,右邊是聖尼古拉斯(即為傳說當中聖誕老人的原始模型),當然是因為付錢的人的名字與祈禱堂的關係,所以要畫上聖尼古拉斯。其中,由於施洗者聖約翰是耶穌的堂兄,所以這部份的構圖不是非常合理。但是這幅畫因為聖母的表情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The Ansidei Madonna 的畫名自然是來自於委託者Niccolò Ansidei的命字。

但由於家道中落,聖尼古拉斯祈禱堂在1763年被教堂回收,所以畫也拆了下來。後來一位貴族買下之後,輾轉賣給了英國國家畫廊。這個祭壇下方的黑色的位置,原先還有兩幅小畫。一幅是施洗者聖約翰的佈道(Sain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幸運的保留下來,目前就掛在祭壇的右側。另一幅應該是與聖尼古拉斯神蹟有關的話,則已經佚失。

施洗者聖約翰的佈道(Sain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
施洗者聖約翰的佈道(Sain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 2018攝於倫敦國家藝廊

《Christ Blessing (1505》,木板油畫, 30 x 25 cm): 現藏於Pinacoteca Civica Tosio Martinengo, Brescia, Italy

《Madonna del Prato, The Madonna of the Meadow), 1505》,木板油畫, 113 x 88 cm): 現藏於維也納藝術史美術館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聖喬治與龍(St. George and the Dragon), 1505–1506》,木板油畫, 28.5 x 21.5 cm): 現藏於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Orleans Madonna, 1505–1506》,木板油畫, 31.7 x 23.3 cm): 現藏於Musée Condé, Chantilly, Oise

1506年(二十三歲):

《抱著獨角獸的女郎(Young Woman with Unicorn), 1506》, 油畫, 65 x 51 cm): 現藏於羅馬波蓋茲美術館(Borghese Gallery, Rome)

《抱著獨角獸的女郎》2017/9攝於羅馬波蓋茲美術館

《康乃馨聖母 (Madonna of the Pinks), 1506》,現藏於倫敦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沒有看到粉紅色啊? 因為康乃馨是粉紅色的啊! 這幅畫非常小,所以屬於古人旅行時,隨身攜帶來禱告時使用的畫。2004年國家藝廊用3488萬英鎊買下這幅畫,這對國家藝廊而言是非常大的手筆。由於花了太多錢,國家藝廊特別在英國舉行巡迴展覽,證明買下這幅畫是值得的。

康乃馨代表了是耶穌受難的預兆,同時也是聖母母愛的代表花朵。這樣知道這幅畫的重要性了吧! 母親節要帶康乃馨就是來自於這個畫中所展現的預言。

《Madonna with Beardless St. Joseph (1506)》Tempera on canvas transferred from wood, 74 x 57 cm): 現藏於聖彼得堡的隱士廬博物館(The Hermitage, St. Petersburg)

1507年 (二十四歲)

《美麗的女園丁(La belle jardinière), 1507》:現藏於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美麗的女園丁》:2016/3攝於巴黎羅浮宮

這幅畫是錫耶納一位貴族所訂製的,但是在工作即將完成的時候,拉斐爾接到教宗尤利鳥斯二世的召見命令要前往羅馬,拉斐爾在離開佛羅倫斯的前一天晚上,把這幅未完成的油畫交給他的助理,並囑咐他在聖母身上畫上一件藍色的斗篷,便可以交貨。等助理完成這畫的時候送往錫耶納的時候,拉斐爾已經開始在教廷進行壁畫的繪製工作了。

但這幅畫被收藏在錫耶納沒有多久,當熱愛藝術的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çois I,1494-1547)前來義大利收購藝術品的時候,貴族便將這幅畫賣給了國王,最後來到巴黎羅浮宮。

這幅畫的名字雖然是使用直譯,但其實La belle jardinière便是飾演瑪利亞的模特兒名字。而畫的內容一看便知道是傳統以聖母、嬰孩期的耶穌和施洗者約翰為主題的宗教畫。

但是由於是貴族的個人物品,不是擺在教堂祭壇上的宗教畫,所以不需要畫的硬梆梆,所以拉裴爾希望用這幅畫來展現這三位聖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係,於是聖母與耶穌之間充滿感情的目光交流成為這幅畫最大的特色,而人物後面的佈景,則明顯有類似於達文西的風格。

《基督的葬禮(The Deposition of Christ (The Entombment)) , 1507–1508》,木板油畫, 184 x 176 cm): 現藏於羅馬波蓋茲美術館(Borghese Gallery, Rome)

《基督的葬禮》2017/9攝於羅馬波蓋茲美術館

《The Three Theological Virtues (tryptich) , 1507》,木板油畫, 16 x 44 cm (each) ): 現藏於Pinacoteca Vaticana, Vatican, Rome

《Canigiani Holy Family, 1507》,木板油畫, 132 x98 cm, Alte Pinakothek, Munich

來自亞歷山大的聖凱瑟琳(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 1507》,木板油畫, 72 x 55 cm): 現藏於National Gallery, London

2018年攝於倫敦藝廊

來自亞歷山大的聖凱瑟琳》是西元第四世紀的一位聖女,那時候的埃及的亞歷山大歸羅馬所統治,凱瑟琳是當時市長或是圖書館長的女兒,她集數學家、科學家、文學家於一身,還有一點就是兼具美貌。由於埃及的生長背景,原先是一位異教徒,但在偶然的機會之中,成為了基督徒。由於她的特殊的身分,羅馬皇帝希望能說服她放棄基督的信仰,於是派了十二個學者去說服她,在辯論的過程中,十二位學者都皈依的天主教。羅馬皇帝把十二位學者都處死,這十二位學者都決定殉教。當時的皇后想用女性對女性的方式來說服凱瑟琳,於是把她召羅馬到,結果一談之下,皇后也皈依了天主教。皇帝於是宣布她是女巫,處以極刑。

當時對付女巫的方法是將她把綁在車輪之上,再將四肢打斷,而後將車輪豎起來曝曬,這時候鳥會去啄食女巫的身體。這是一種極為殘酷的刑法。

行刑的時候,士兵將凱瑟琳綁上車輪,車輪就立刻碎裂了,幾次都無法成功。皇帝氣極了,拿出寶劍便將凱瑟琳的頭砍了下來。這時候天搖地動,幾位天使從天而降,帶著凱瑟琳的軀體飛到了西奈山。把她安葬在那裡。目前埃及西奈山的山腳下,有一所凱瑟琳修道院,至今依然再使用當中。

這幅畫當中,凱瑟琳靠在一個輪子上,應該就是呼應這個故事。以聖凱瑟琳為主題的畫作比較少見,另一幅著名的作品是卡拉瓦喬畫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找看。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La Muta) , 1507–1508》,木板油畫, 64 x 48 cm, ): 現藏於Galleria Nazionale delle Marche, Urbino

《The Holy Family with the Lamb, 1507》, Oil on panel, 29 x 21 cm): 現藏於Museo del Prado, Madrid

《La Madonna de Bogotá (Madonna with Child) , 1507) 》,現藏於NY Bank Vault, New York

1508年 (二十五歲)

《The Tempi Madonna (Madonna with the Child) ,1508》,現藏於慕尼黑古代美術館(Alte Pinakothek, Munich)



1509年 (二十六歲)

由於教宗的邀情,希望他能夠為教宗的寢宮,畫上一些壁畫。於是畫家於二十六歲那年來到了羅馬,之後他便一直待在羅馬直到他去世。這三幅壁畫目前已經是教廷美術館的鎮館之寶。它館內唯一可以與西斯禮拜堂那米開朗基羅的絕世作品相提並論的作品。除了壁畫之外,當然也畫了一些小畫。

《La disputa, 1509–1510》, Fresco, width at base 770 cm): 現藏於Vatican, Rome

《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1509–1510》, Fresco, width at base 770 cm): 現藏於Vatican, Rome

《Portrait of Cardinal Alessandro Farnese, 1509–1511》,現藏於Galleria Nazionale di Capodimonte, Naples

《Madonna of Loreto (Madonna del Velo) , 1509–1510》,木板油畫, 120 x 90 cm, ): 現藏於Musée Condé, Chantilly, France。由於這幅畫的主題獨特,造成在成畫的時候,便產生了非常多的複製品,據統計大約已經有上百幅的複製品散布世界各地,同時也造成這幅畫有了不同的名字(La Virgen del Velo、Our Lady of the Vell, ...)。因而在幾百年之間爭議不斷。

其中有一幅掛在義大利Loreto聖殿大教堂(Basilica della Santa Casa)的畫作在十八世紀被認為是真跡,所以近代這幅畫就稱之為Madonna of Loreto,不過到了1979年又確認法國康德美術館的畫材才是真跡。

我在墨西哥的索菲亞美術館(Museo Soumaya)中看到其中的一幅複製品,依然讓人感到驚喜。

《La Virgen del Velo》: 2018/3攝於墨西哥的索菲亞美術館(Museo Soumaya)

1510年 (二十七歲)

《頭戴藍冠的聖母(Madonna with the Blue Diadem), 1510–1511》,木板油畫, 68 x 44 cm): 現藏於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頭戴藍冠的聖母》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頭戴藍冠的聖母》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頭戴藍冠的聖母》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路易十五於1742年由一位法國貴族手中,買下這幅特別的作品,但是不清楚畫家為何要畫這幅畫?

《阿爾多布蘭迪尼的聖母像 (Aldobrandini Madonna), 1510》,木板油畫, 38,7 x 32,7 cm,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阿爾多布蘭迪尼的聖母像 (Aldobrandini Madonna)》攝於2018年

這幅畫得名於他的羅馬貴族收藏者阿爾多布蘭迪尼(Aldobrandini)家族。 但最終在1865年還是賣給了英國國家藝廊。這幅畫的風格是不是與達文西的聖母像的風格有些相似。

《Portrait of a Cardinal, 1510–1511》,木板油畫, 79 x 61 cm): 現藏於Museo del Prado, Madrid

1511年 (二十八歲)

這年拉斐爾都在努力地在畫凡蒂岡教廷的房間中畫壁畫。

《The Parnassus, 1511》, Fresco, width at base 670 cm): 現藏於Vatican, Rome

《The Cardinal Virtues, 1511》, Fresco, width at base 660 cm): 現藏於Vatican, Rome

《The Expulsion of Heliodorus from the Temple, 1511–1512》, Fresco, width at base 750 cm): 現藏於Vatican, Rome

除了服務教宗之外,也接外面教堂的案子。

《先知以賽亞(The Prophet Isaiah), 1511–1512》, 壁畫, 250 x 155 cm): 現藏於羅馬的聖天使教堂(Basilica of Sant'Agostino, Rome)

聖天使教堂教堂居然有兩幅拉斐爾的壁畫,另外一幅《女祭司與天使的相遇, 1514的作品》畫在奇蹟祈禱堂(Chigi Chapel)拱門的上方。

1511年一位來自盧森堡的有錢人Johann of Goritz(拉丁名字教作Janus)來到了羅馬,他希望自己過世之後,能夠葬在羅馬的教堂,而聖天使教堂願意提供這個服務。Janus在教堂之中捐獻了一個祭壇作為自己的墳墓,由於聖安妮(Saint Anne)是Janus的主保聖人,所以稱之為聖安娜祭壇(St. Anne Altar)。祭壇的主體是大理石雕的聖安妮像(Virgin with St. Anne)

安娜祭壇(St. Anne Altar): 2017/9攝於羅馬的聖天使教堂

壁畫中以先知以賽亞為主角,他帶著捲軸預言了耶穌基督的誕生,先知以賽亞金色的斗篷與藍色衣服都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風格類似,但是以賽亞的臉龐與兩面的小天使的確是拉斐爾的風格,小天使舉著一塊板子,上面是天主帶給聖安妮的訊息。

先知以賽亞: 2017/9攝於羅馬的聖天使教堂

由於壁畫時間久了便會磨損,拉斐爾的作品慢慢被後來為修飾而補上去顏料所掩蓋,1960年教堂的工程,才恢復原先拉斐爾作品的舊觀。

《Alba Madonna, 1511》,油畫, diameter 98 cm): 現藏於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1512年 (二十九歲)

教皇儒略二世的肖像(Portrait of Pope Julius II), 1512》,木板油畫, 108,5 x 80 cm): 現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

我第一次看到這幅畫作是在烏菲茲美術館,當時對於來自於拉斐爾的工作室的畫像,就有有印象。

2016/3攝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原來是因為前一天到碧提宮的時候,看過一個的完全一樣的版本,卻標示為大畫家提香(Titian)的作品。

碧提宮的版本(提香的作品): 2017/3攝於碧提宮

故事請參考: 巴迪亞教堂: 跟著電影在佛羅倫斯的一日旅遊(四) - 碧提宮(Palazzo Pitti)

後來在倫敦國家藝廊又看到這幅畫,

《教皇儒略二世的肖像》共有有三個版本:分別收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烏菲茲美術館與碧提宮。經過多年的爭議與調查之後,確認倫敦這幅才是原始版本。可惜我原稿還沒有看過。

畫像之中的主角儒略二世又稱為朱利安諾二世,儒略二世是一個強悍的教皇,曾經率領部隊出征,但也是一位積極的藝術贊助者,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在教廷的工程,都是由這位教皇所贊助的。

在這幅畫完成後,他自己看了非常滿意,於是教皇把畫像掛在人民聖母教堂,希望往來的旅客都能瞻仰一下。但沒想到掛上畫的第二年,他便去世了,當時有人傳說活人的畫像不能隨便掛到教堂中。但人都去世了,自然也不用再取下來了。

就這樣掛了幾年之後,這幅畫又傳出了些靈異現象,就是常有遊客反應說看到這幅畫像似乎是活的,教皇的眼睛會動。於是在1591年,一位主教把這幅畫由人民聖母教堂給拆了下來,賣給了當時大權在握的紅衣主教波格賽(Scipione Borghese)。1824年波格賽那不成材的後代子孫,把這幅畫賣給了英國國家美術館。

福利尼奧的聖母像(The Madonna of Foligno), 1511–1512》,木板油畫, 320 x 194 cm): 現藏於 教廷美術館(Pinacoteca Vaticana, Vatican, Rome)

《福利尼奧的聖母像》

1512年當時教宗的秘書康堤覺得自己快要盟主寵召了,於是委託畫家幫他未來的墳墓的祭壇上,畫一幅像樣的畫。拉斐爾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康堤想到自己年輕時代在福利尼奧(Foligno)圍城大戰的時候,在槍林彈雨之中,居然倖存,必歸功於神的庇佑。於是拉斐爾畫了這幅聖母保佑的畫,作為康堤還願之用。其中小天使手中的牌子,原先希望康堤能說點甚麼,好寫在上面。誰知道就在畫即將完成的前夕,康堤就真的去世了。後來康堤的後代,不知道為什麼把這幅畫移到自己的修道院中,於是在修道院待了快兩百年。當拿破崙征服義大利的時候,這幅畫便被搬回到羅浮宮。在滑鐵盧之役後,羅浮宮中所藏的義大利珍品還給了義大利,當時的教宗便將畫好好保存了起來。

《Sistine Madonna, 1512》,油畫, 265 x 196 cm): 現藏於 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Dresden

《The Triumph of Galatea , 1511–1513》, Fresco, 295 x 224 cm): 現藏於 Villa Farnesina, Rome

《Portrait of Tommaso Inghirami , 1512–1514》,現藏於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Boston

1513年 (三十歲)

《神聖家族與幼年的施洗者約翰 (Holy Family with Young John), 1513》現藏於維也納藝術史美術館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神聖家族與幼年的施洗者約翰
神聖家族與幼年的施洗者約翰: 攝於2020年

這幅畫似乎也有許多的版本,維也納藝術史美術館的說明也說這幅畫有拉裴爾工作室參與其中。類似的畫在羅浮宮也有一幅。

《Madonna della seggiola (Madonna with the Child and Young St. John) , 1513–1514》,木板油畫, diameter 71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碧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Madonna della seggiola》現藏於佛羅倫斯貝堤宮

《Madonna dell'Impannata, 1513–1514》,木板油畫, 158 x 125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碧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Madonna dell'Impannata》現藏於佛羅倫斯碧堤宮

《Madonna of the Candelabra, 1513》, Oil on panel, 65.7 x 64 x 1.9 cm): 現藏於 Walters Art Museum, Baltimore

1514年 (三十一歲)

《The Fire in the Borgo, 1514)》, 670 cm寬的壁畫): 現藏於Vatican, Rome

《The Meeting of Leo the Great and Attila, 1514》, 750 cm寬的壁畫: 位於Vatican, Rome

《Deliverance of Saint Peter, 1514》, 660 cm寬的壁畫: 位於Vatican, Rome

《女祭司與天使的相遇(Sibyls receiving angelic instruction, 1514》, 615 cm寬的壁畫: 位於羅馬平安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a Pace, Rome)

記得那位有錢的銀行家Agostino Chigi嗎? 他除了委託拉斐爾在人民聖母教堂設計了奇蹟祈禱堂之後,在這間羅馬平安聖母教堂中的奇蹟祈禱堂(Chigi Chapel)中,也委託拉斐爾畫了一幅壁畫。位於拱門的上方。

女祭司與天使的相遇: 2017/9攝於羅馬的聖天使教堂

壁畫的主題是四位羅馬最著名的女祭司遇到了天使的場景。

《Bindo Altoviti 的肖像(Portrait of Bindo Altoviti), 1514》, Oil on tablet, 60 x 44 cm: 現藏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Madonna della tenda, 1514》,木板油畫, 65,8 x 51,2 cm ): 現藏於 Alte Pinakothek, Munich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1514》, oil on panel, formerly Czartoryski Museum, Krakow

《The Ecstasy of St. Cecilia, 1514–1516》,木板油畫, 220 x 136 cm, 現藏於Pinacoteca Nazionale, Bologna

1515年 (三十二歲)

《Portrait of Balthasar Castiglione, 1515,油畫, 82 x 67 cm, 現藏於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Portrait of Balthasar Castiglione》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Baldassare Castiglione是拉斐爾的老朋友,他在政府之中任職。他與拉斐爾相識多年,1514年,由於他要到英國去出差,所以委託拉斐爾畫了這幅畫給他妻子,在思念他的時候,作為慰藉。這幅畫像最厲害的地方是拉斐爾把他穿的毛皮大衣,畫的維妙維肖。

《披著紗巾的美女(Woman with a Veil (La donna velata), 1515–1516》,油畫, 82 x 60,5 cm): 現藏於佛羅倫斯碧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披著紗巾的美女》: 2016/3攝於碧堤宮

這是1516年的畫作,畫中的美麗女子身著華麗精緻的衣裙,頭戴白色的紗巾,臉上流落出一抹淡淡的神秘微笑。你如果在現場看到的畫中的白色紗巾,簡直是照片的水準了。畫中的清純美女名叫瑪格麗特蘆堤(Margarita Luti),他是羅馬Governo Vecchio大街一家麵包店老闆Francesco Luti的女兒。拉斐爾是個大帥哥,有豐富的情史,但是終身沒有結婚。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認識了瑪格麗特蘆堤。


《一位官員的畫像(Portrait of Tommaso Inghirami ), 1515–1516》,木板油畫, 91 x 61 cm, 佛羅倫斯碧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一位官員的畫像》: 2016/3攝於碧堤宮

托馬索是拉斐爾的一個有趣的主教朋友,所以拉斐爾幫他畫了一幅生動的畫像,畫中的托馬索剛剛把鋼筆沾了墨水,想要寫點甚麼?又沒有靈感,所以斜著眼睛在想著。

更有趣的是這幅畫鬧雙包,同樣的一幅畫在美國的波士頓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出現,到底哪一幅是真的? 鑑定過後,專家處於各說各話的狀況。無法知道哪一幅是真的? 拉斐爾的畫永遠有類似的多胞胎問題。

《Palazzo Branconio dell'Aquila in Borgo, 1515–1517》, 已經毀損。

1516年 (三十三歲)

紅衣主教Bibbiena 的畫像(Portrait of Cardinal Bibbiena), 1516》,油畫, 85 x 66,3 cm, 佛羅倫斯碧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紅衣主教Bibbiena 的畫像》: : 2016/3攝於碧堤宮

《創世紀(Creation of the World), 1516》,  Mosaic in the Chigi Chapel, Santa Maria del Popolo

這個作品位於人名聖母教堂中奇蹟禮拜堂的圓頂。

人民聖母教堂大門: 攝於2017/9

《創世紀》: 2017/9 攝於人民聖母教堂奇蹟禮拜堂

有關這個教堂的介紹麻煩參考: 羅馬: 人民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 Popolo): 土之教堂的全覽

《Portrait of Andrea Navagero and Agostino Beazzano, 1516》, Galleria Doria Pamphilj, Rome

《Church of Sant'Eligio degli Orefici near Via Giulia, Rome, 1516》, Raphael Cartoons –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1516)

《Christ Falling on the Way to Calvary, 1516–1517》, Oil on panel transferred to canvas, 318 x 229 cm, Museo del Prado, Madrid

1517年 (三十四歲)

《Transfiguration, 1517-1520》,木板油畫, 405 x 278 cm, Vatican Museum, Rome

教皇李奧十式與兩位紅衣主教(Portrait of Pope Leo X with two Cardinals, 1517–1518》,木板油畫, 155 x 118 cm): 現藏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Uffizi, Florence)

《教皇李奧十式與兩位紅衣主教》2016/3攝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Loggia of Cupid and Psyche, 1517》, Fresco, Villa Farnesina, Rome

1518年 (三十五歲)

神聖家族(The Holy Family of Francis I), 1518,現藏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這幅畫《神聖家族》是當時的教宗Leo X,送給法國國王的禮物。主題是耶穌基督的一家人。中間當然是瑪利亞與耶穌(嬰兒)。左邊是瑪利亞的姊姊與施洗者約翰。後面沉思者自然是約瑟夫。

《The Holy Family of Francis I》: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The Holy Family of Francis I》: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在這幅畫中,瑪利亞的衣服有著米開朗基羅的畫風。而朦朧的層次感來自達文西。所以拉斐爾藉著這幅畫依樣向兩位大師致敬。沒想到僅僅再過一年,拉斐爾就追隨兩位大師的腳步,在天堂相聚。

聖米契爾與撒旦的征戰 (St. Michael Vanquishing Satan), 1518》,現藏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St. Michael Vanquishing Satan》: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這幅畫叫做《聖米契爾與撒旦的征戰》,描述了天使長米契爾(或譯為聖彌額爾)把撒旦擊敗打他回到地獄的故事。這劇情在西方世界不斷的在畫作之中出現,甚至於在現代的電影與電視劇依然有所著墨。而拉斐爾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畫過這個題材。而這裡又畫了一次,主要也是當成教宗的禮物,送給了法國皇帝。

這畫相當大,頗有可觀性 :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與朋友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a Friend), 1518–1520》,油畫, 99 x 83 cm): 現藏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與朋友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a Friend)》: 2018/3攝藏巴黎羅浮宮

《Ezechiel’s Vision, 1518》,木板油畫, 40 x 29 cm): 現藏佛羅倫斯貝堤宮(Palazzo Pitti, Florence)

年輕女子的畫像(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La fornarina) ), 1518–1519》,木板油畫, 85 x 60 cm): 現藏羅馬波格賽美術館(Borghese Gallery, Rome)

《年輕女子的畫像》2017/9攝於羅馬波蓋茲美術館

1518年他又瑪格麗特蘆堤為對象畫了另外一幅畫《La Fornarina》,瑪格麗特蘆堤依舊是拿著沙巾,但但但... 明顯成熟了不少啊!

《聖瑪格麗特與龍 (St Margaret and the Dragon), 1518》,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聖瑪格麗特與龍 (St Margaret and the Dragon): 攝於2020

這龍? 只能說有些詭異。

《Madonna of the Rose, 1518》,油畫, Museo del Prado, Madrid, autograph version on wood panel, Luke Brugnara collection.

《Visitation》, Museo del Prado, Madrid

《Saint Jean - Baptiste au desert (沙漠中的施洗者聖約翰), 1519》 現存巴黎羅浮宮

《沙漠中的施洗者聖約翰》: 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這幅畫的資訊不多,老實說,我覺得風格實在與拉斐爾的其他作品有顯著的差異。我在羅浮宮看到這副畫的時候,如果沒有看導覽牌,其實根本不會注意到這幅作品。如果真是他的作品,那就是他最後的一幅畫了。

《沙漠中的施洗者聖約翰》: 2018/3攝於巴黎羅浮宮

大致上,與其他的畫的旅程類似,因為某人送禮給法皇,因而來到了羅浮宮。拉斐爾在1517-1518年似乎畫了另外一幅類似的畫,現存佛羅倫斯的某個小美術館,以後有機會再去領教了。

1520年 (三十七歲)

據瓦薩里(Vasari)藝術史中的紀錄,拉斐爾在1520年4月6日(37歲生日)那天去世,死因是與瑪格麗特蘆堤的過度縱慾,因而產生高燒,但由於他沒有告訴醫生實情,導致醫生的錯誤診斷而致命,拉斐爾由發病到過世只有短短的十五天。

但這個死因實在有點難以令人接受?

拉斐爾在生命結束的時候,是很坦然的,他把大部分的財產留給了瑪格麗特蘆堤小姐,而且留下遺願,能葬在羅馬萬神殿。

他的教宗朋友實現了他最後的願望。

拉斐爾的短暫一生中,畫了非常多的聖母像,因而有聖母畫家之稱。而過世之後的墓上也有聖母像常伴左右。

拉斐爾位於萬神殿的墓上的聖母像: 2017/9攝於羅馬萬神殿
拉斐爾位於萬神殿的墓: 2017/9攝於羅馬萬神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