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西斯汀禮拜堂(Cappella Sistina): 梵諦岡博物館(Musei Vaticani)全覽(Part II): 拉斐爾畫室(Stanze di Raffaello)



看完前段: 西斯汀禮拜堂(Cappella Sistina): 梵諦岡博物館(Musei Vaticani)全覽(Part I)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一段行程【9:拉斐爾畫室(Stanze di Raffaello)】,拉斐爾畫室共有四個房間。依照遊客經過的順序,分別是康斯坦丁大廳(Sala di Costantino)、伊利奧多羅廳(Stanza di Eliodoro)、簽字廳(Stanza della Segnatura)和博爾戈廳(Stanza dell'Incendio del Borgo)。

這幾間主要是作為教宗儒略二世(Julius PP. II, 1443-1513, 1503-1513年之間出任教宗)的起居室使用。拉斐爾在1508年開始承包這幾間房間的裝潢工程,一直到他於1520年去世,工程都沒有完成,而是由他的助手完工的。所以拉斐爾的工程歷經了兩位教宗儒略二世與利奧十世。

而儒略二世其實在更早的1513年就過世了。現在就沿著這四個房間,導覽一下。

君士坦丁大廳(Sala di Costantino)

第一個房間是君士坦丁大廳(Sala di Costantino),這間畫全部是徒弟畫的。
主題是自然是以君士坦丁大帝為主,而君士坦丁大帝正是將基督教獨樹一尊的羅馬君主。

《十字架顯聖(The Vision of the Cross) 》
1. 《十字架顯聖(The Vision of the Cross) 》: 呈現當君士坦丁大帝爭奪帝位的時候,與他的對手交戰時,雲中出現十字架顯聖的故事。

《米爾維安大橋戰役(The 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 》
2. 《米爾維安大橋戰役(The 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 》: 當君士坦丁大帝進攻羅馬時,上帝向大帝與士兵託夢,只要將XP的符號塗在盾牌上,便會得勝。而這件事造成君士坦丁大帝後來皈依了天主。

《君士坦丁的捐贈獻(The Donation of Constantine) 》
3. 《君士坦丁的捐獻(The Donation of Constantine) 》: 君士坦丁將教廷附近的土地贈送給教宗的故事。

《君士坦丁的洗禮(The Baptism of Constantine) 》
4. 《君士坦丁的洗禮(The Baptism of Constantine) 》: 君士坦丁臨終之時,終於進行了洗禮。

《天花板(Ceiling)》
5. 《天花板(Ceiling)》: 天花板的四周是描繪了大帝的功績,正中間畫的是基督摧毀了異教徒的偶像崇拜。

那時候的教宗為聖思維一世(Sanctus Silvester PP. I, 314-335為教宗),但所有這個房間中,出現教宗的臉其實被畫成是當時的教宗克萊孟七世。

下一間房間是【伊利奧多羅廳(Stanza di Eliodoro)】,這間就是拉斐爾的作品了。

【伊利奧多羅廳(Stanza di Eliodoro)】
四幅主要的壁畫分別是:

《伊里奧多羅被逐出聖殿(The Expulsion of Heliodorus from the Temple)》: 拉斐爾畫了一個聖經中的故事,伊里奧多羅(Heliodorus)是一位行政官員,國王派他來搜刮耶路撒冷聖殿財產,祭司向上帝祈求協助,於是上帝派出天使來驅趕這位官員。而拉斐爾的老闆儒略二世,坐在由瑞士衛隊抬著的椅子上(位於左下角),也在現場。這幅畫其實表現了一個隱喻,暗示儒略二世保障天主教的世界,抗拒新教徒與異教徒的掠奪。順便提一下,瑞士衛隊便是儒略二世所成立的。

《保爾塞那的彌撒(The Mass at Bolsena)》
《保爾塞那的彌撒(The Mass at Bolsena)》: Bolsena是一個湖邊的小城市,位於羅馬的北邊,大約在佛羅倫斯與羅馬的中間,這幅畫是描述1263年在當地聖克里斯蒂娜教堂所發生的一件神蹟,一位神父當時對於信仰有些懷疑,卻在彌撒的時候,鮮血自麵包當中湧出,麵包在儀式當中代表的是耶穌的身體,而鮮血將桌布染成了一個十字架的痕跡。神父自然從此對於基督信仰堅信不疑,這塊染血的桌布也成為教堂的聖物。

這幅畫中的許多人物,後來都找到了真正的人物。例如穿紅衣服的主教就是儒略二世(Julius II),畫中左手邊的美女是這位教宗的私生女Felice della Rovere。

教宗的私生女怎麼入畫了呢? 其實Felice della Rovere可不是泛泛之輩,她是當是綜橫歐洲政治圈的名女人。但是沒有畫像留下來,拉斐爾的這幅畫居然是唯一讓後世看到她容貌的紀錄。

而右下角四位瑞士衛隊成員,面向觀眾的就是拉斐爾的自畫像。還有幾位當時的主教也都站在畫中當臨演。

《利奧一世與阿提拉的會議(The Meeting of Leo the Great and Attila)》
《利奧一世與阿提拉的會議(The Meeting of Leo the Great and Attila)》這幅畫描述教宗利奧一世與西哥德(Visigothi)國王阿提拉見面的場景。阿提拉外號稱之為上帝之鞭,不斷對羅馬帝國加以鞭打。公元402年,阿提拉一路殺到羅馬城外,最後匈奴人大軍在義大利北部的波河河畔,接見了當時的教宗利奧一世,據說聖彼得和聖保羅顯聖,在雲端保護著教宗,警告蠻族不得入侵「永恆之城」羅馬。阿提拉真的退兵了,之後利奧一世便成了羅馬城的救世主。原先在這幅畫上,教宗角色是由儒略二世扮演,但是當老教宗過世之後,拉斐爾隨即將主角改為教宗的繼任者利奧十世。

《解救聖彼得(Deliverance of Saint Peter)》
《解救聖彼得(Deliverance of Saint Peter)》這幅位於門上的畫,又是一個聖經故事(來自於使徒行傳的第十二章),是演釋天使前來解救聖彼得的場景。

下一個房間叫作【簽字廳(Stanza della Segnatura)】。

簽字廳(Stanza della Segnatura)
這是拉斐爾的一開始裝潢的作品,也是最為經典的壁畫。房間叫作簽字廳,這就是教宗平常簽署文件的地方,也許就是辦公室吧! 拉斐爾由1508年十月開始,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在這個房間的四壁上畫了四幅畫。

《聖禮的爭議(Disputation of the Holy Sacrament)》
《聖禮的爭議(Disputation of the Holy Sacrament)》的主題是『神學』。這幅畫很有階級性,可以看到最高層的人物,中間的主角就是上帝,兩邊有許多的天使在雲彩上飛翔著。

中間二樓的人物以耶穌基督坐在正中間,聖母瑪利亞與施洗者約翰分列左右。兩邊的人物有幾位可以看出身份: 左邊第二位沒有穿上衣的亞當;最右邊穿紅色長袍、拿著劍的人是雅各(Jacob);拿著盤子的人物是摩西,盤子上刻著十誡。

最底下的一排人物,正在討論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聖禮的真正意義為何? 我們現今的認知,在彌薩的儀式中,麵包代表基督的身體,葡萄酒代表耶穌的血。而其實光是儀式本身的意義,在聖經當中的解釋也不是很清楚,於是這群人間的執事者,希望能討論清楚這麵包與葡萄酒到底是聖體? 還是聖事? 於是一群人就辯論了起來。當畫中的聖母瑪利亞向耶穌說,鬧的不可開交了,你要不要管管你的徒子徒孫? 耶穌兩手一攤,說這是在談的我的事情,我怎麼好插手?

在人間吵鬧的共有四十多人,包含當時天主教的四位博士(拉斐爾怕觀眾不認識它們,所以頭上都標上了名字,可惜雖然刻上了名字,我也不認識這幾位)。教皇額我略一世(Gregory I, 590-604擔任教皇)和聖杰羅姆(Jerome (347-420), 拉丁文版聖經的翻譯著)就坐在祭壇的左邊。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三位一體概念的發明人)、安布羅斯(Ambrose(340-397),米蘭主教,唱詩班的發明人)與教皇儒略二世(Julius II (1443-1513),當時的教皇,拉斐爾的老闆)、教皇西斯都四世(Sixtus IV(1471-1484時的教皇),建立西斯廷禮拜堂)。站在西斯都四世後面的但丁(Dante Alighieri),他穿著紅色袍子,頭戴著桂冠,是為一位詩人。

左下角趴在欄杆上的那位拿著一本書的禿頭,是拉斐爾的老師布拉曼特(Donatp Bramante)。站在他右邊的Francesco Maria della Rovere,他可不是個女的,而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軍事領袖,他是拉斐爾的好朋友與贊助者。他也是當時教宗儒略二世的姪子。

接下來就要看看這幅最著名的大作《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這幅畫要表現的主題是『神學』。畫中包含那時候所知道一些大哲學家。

左邊最前面有一位坐著的老者,拿了一版書,正在解釋給一堆人聽,他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570–495 BC),也就是國中畢氏定理的發明人,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邊長的平方相加,等於斜邊長的平方)

順著畢達哥拉斯的光頭往上沿升,拿著劍的年輕人是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右邊一位與人爭論的人物是蘇格拉底(Socrates, 470 – 399 BC)。

右邊對稱一位拿圓規畫圈的老者是歐基里德Euclid (400-300 BC)),他是幾何學的大師。

在畫的最右邊,這場盛會拉斐爾也不能錯過,於是悄悄的探了出頭來。他演他自己。其他一堆人,我認識的不多。

主角便是位於正中間的兩位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Plato, 左邊、禿頭、白鬍子、橘色的袍子、右手指著天、左手抱著書、光著腳,最有趣的一點,他是由李奧納多達文西主演)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大鬍子、灰白圍巾、褐色袍子、左手也拿了書、穿夾腳羅馬涼鞋,由米開朗基羅主演)。

柏拉圖(Plato)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特寫
窗戶的上端也有小畫,是以詩人為主題的《在詩壇(Parnassus)》

《在詩壇(Parnassus)》
畫中的場景是謬斯們(Muse)的家(Monte Parnaso),也就是壁畫的名字。由於謬斯古代和現代詩人聚集在阿波羅和繆斯周圍,具有相似的構圖力學。謬斯共有九位,他們主管詩、音樂等等娛樂相關的女神,由於她們有幾位是阿波羅的女兒,所以阿波羅也湊了一角。總共有十八位偉大的詩人出現在這幅畫之中,我認識的只有盲詩人荷馬(Omero)與但丁(Dante)。

目光轉往門沿上的壁畫《神學的美德(Cardinal and Theological Virtues)》



門的上緣用三位被邱比特陪伴的女性來表現三種神學的三種德行:

最左邊的女人抱著一隻獅子,並扶著樹枝來象徵剛毅(Fortitude)。中間的女生照著鏡子象徵謹慎(Prudence):,小天使舉著火把來照明。最右邊的女性拉著韁繩,象徵節制(Temperance)。

下面門兩邊的畫的是教宗額我略九世(Gregorius IX(1143-1241),這位教宗在位的時候,建立的宗教裁判所,同時編寫了神學上裁判的準則,這幅畫描述了這件事。

博爾戈廳(Stanza dell'Incendio del Borgo)
下一個房間叫作【博爾戈廳(Stanza dell'Incendio del Borgo)】,這是1514年至1517年 7月之間由拉斐爾和他的助手裝飾的第三間,這是拉斐爾最後親自參與設計的房間,但應該是由其助手完成實際的繪畫。共有四幅壁畫:

《博爾戈之火(Incendio di Borgo, 1514)》

《博爾戈之火(Incendio di Borgo, 1514)》: 描述教宗Leo IV傳奇性的撲滅博爾戈的大火故事。

《奧斯提亞之戰(Battle of Ostia, 1514-1515)》
《奧斯提亞之戰(Battle of Ostia, 1514-1515)》: 描述西元849年時,回教海軍與天主教聯盟的海戰。

《查理曼大帝加冕(Incoronazione di Carlo Magno (1516-1517)》
《查理曼大帝加冕(Incoronazione di Carlo Magno (1516-1517)》自然是講查理曼大帝被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的故事。

《利奧三世的誓言(Giustificazione di Leone III, 1517)》
《利奧三世的誓言(Giustificazione di Leone III, 1517)》: 新老闆宣誓擔任教宗了。完美的結束。

看完四間充滿複雜壁畫的拉斐爾壁畫的房間,已經嚴重的暈眩。接著來到下一個完全不同風格的展覽室,稱之為【10: 波吉雅公寓 ( Appartamento Borgia)】

1973年由保祿六世在這公寓中設立一個”現代宗教藝術展覽室(Collezione d'arte religiosa moderna)”,這裡展出了大約六百著名當代藝術家如夏卡爾、高更、馬蒂斯和梵谷等人的作品。

當看完這些十八、十九世紀畫家的精品,整理服裝儀容,準備進入經典中的經典: 西斯汀禮拜堂。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