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西班牙托雷多(Toledo)的簡史


這次的出差,有一個難得的西班牙周末,當我問到: 『亞維拉有漂亮的古城牆與大蘭德修女喔!!! 我們星期天是要去托雷多還是亞維拉?』 同事們不理會我對亞維拉的廣告,異口同聲的選擇了托雷多。於是,在一個明媚的春天,再度來到托雷多。

托雷多位於馬德里南方約70公里,無論開車、或是搭乘巴士都非常方便,如果搭乘Renfe 的高鐵,只要三十分鐘便可以往返馬德里。

PS: 如果搭火車來,一定要好好看一下這座1919年完工的托雷多火車站。

也無怪乎同事們的選擇,托雷多的名氣的確響亮,而且長期在西班牙歷史舞台上,佔有重要地位。

托雷多在西元193年的被羅馬征服,羅馬人在城中留下諸如供水系統等遺跡。之後,北方的移民不斷由法國越過亞比里斯山脈侵入了伊比利半島,成立了西哥德王國,並將托雷多訂為首都,托雷多自此成為中古時期西班牙最重要的都市。

一般人對於西班牙的歷史並不清楚,所以藉這個機會稍微談一下:西哥德王國的來源。這王國的民族就稱之為西哥德人(Visigothi)(Visigothi)。

故事要由匈奴人講起。西元前一百年,大約是漢朝漢武帝的時期,開始經營西域,與那兒的匈奴發生武裝衝突。這就是衛青、霍去病這幾位大將的故事,匈奴人失敗了後沒有被消滅,他一直往西跑,沿路不斷的攻打其他的民族,同時也與各民族混血,西方人稱之為匈人。

匈人最終來到了羅馬帝國的邊界,大約是現今烏克蘭,當時居住在那裏的民族,就是西哥德人(Visigothi)。

匈人非常慘忍,常常會滅絕一些攻陷的民族,於是西哥德人(Visigothi)變成難民逃到了現今巴爾幹半島境內。當匈人逐步對羅馬帝國施加軍事壓力時,羅馬帝國便將西哥德人(Visigothi)的難民武裝起來,當成抵禦匈奴人的前鋒。

西元378年西哥德人(Visigothi)的部隊已經成為羅馬邊境的勁旅,他們的大將阿提拉(Alaric I)發現與其當砲灰對抗匈人,不如向軟弱的後方下手,於是決定稱王,並向南方的希臘進攻,他劫掠了希臘後,決定攻打更富裕的羅馬帝國的根據地義大利。公元402到410年之間,阿提拉不斷的入侵義大利半島,外號叫做上帝之槌,專門鞭打義大利人。

歷史上有一個錯誤的說法,說是西羅馬帝國被匈人給滅了,其實是不正確的,應該是被西哥德人(Visigothi)給滅掉了才對。

西哥德人(Visigothi)在410年打下羅馬,大肆搶劫之後,就繼續西進,來到了現今法國的南部的地方。法國南部那時候已經是日耳曼人的地盤;西哥德人(Visigothi)入侵之後,日耳曼人翻越庇里牛斯山脈(Pyrénées)往伊比利半島跑。於是日耳曼人就占領了伊比利半島。

但是好日子也沒有幾天,西哥德人(Visigothi)隨後便追著日耳曼人,也翻過了庇里牛斯山脈;沒有多久,西哥德人(Visigothi)便於419年統一了伊比利半島全境,建立了希哥德王國。

托雷多由於地理位置位於半島的中心,便成為西哥德王國的首都。接下來,天主教開始在托雷多建立教堂,這可能是西班牙最早的主座教堂,就是後來的聖母主座教堂(Santa Iglesia Catedral Primada de Toledo),根據教廷的紀錄,教堂在西元587年四月十三年祝聖,第一任主教為Eugenioe一世。最終希哥德王國於公元589年皈依天主教。

西元七百年,西哥德王國由於王位繼承權之爭,一位王子向北非的摩爾人求援,摩爾人便跨海來到伊比利半島。

其實這北非的人種是柏柏爾人,摩爾人是西班牙人對於伊斯蘭教信仰者的通稱,那時候柏柏爾人也才剛剛被伊斯蘭教征服,被迫全體成為回教徒。

摩爾人的大將塔里克(Tariq ibn Ziyad)率領5000人的部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據說他完成登陸之後,立刻下令燒毀了戰船,也就是說背水一戰的意思。這招的確有效,他只花費了半年的時間,在西元711年年中,攻下托雷多,滅了西哥德王國,建立了安達魯斯(Al-Andalus)行省。摩爾人將托雷多的許多天主教教堂變成伊斯蘭教的禮拜堂。接下來再用了半年,便幾乎席捲了伊比利半島。可以參考下面的712年伊比利半島的地圖。


地圖的右上角只剩下一個小小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國(Regnum Asturorum)還沒有被滅掉。

原先在這塊小小的北方山區土地上,住了一群原住民。當西哥德王國建立的時候,曾經攻打他們在山區的基地時,因為依靠堅固的要塞與險惡的地勢,西哥德王國沒有成功的攻陷這裡,因此這裡的人其實是半獨立的狀態。但幾年後,宗教的力量大於武力,最終這裡的原住民也信奉了天主教。

當摩爾人統一半島的過程中,大量的天主教徒來到山區避難,攻無不克的摩爾人在這裡沒有討到好處,於是這裡就成為伊比利半島的最後一塊天主教淨土。

接下來摩爾人的軍事目標轉向了法國,他們翻越了庇里牛斯山脈,但是法國人沒有那麼弱,摩爾人在吃了敗仗,於是就退回了半島上。

随然北伐失利,摩爾人在伊比利半島的軍事力量依然也達到了巔峰,摩爾人的大將塔里克由於戰功顯赫,引起遠在北非突尼西亞伊斯蘭國王的擔憂,於是將他召回突尼西亞。摩爾人對於北方山裡面的這些天主教徒,也就不再理會。

而北方山區的天主教徒在一位西哥特王國的落難貴族的領導下,於公元718年建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Regnum Asturorum),展開了長期的天主教王國的復興運動,企圖趕走摩爾人。

沒多久安達魯斯(Al-Andalus)行省的摩爾人統治者也獨立成為一個王國。

接下來的三百年當中,天主教王國逐漸收復了半島上北部的土地。但中古時期的歐洲,國王過世後,會將國土分封給他的子女,於是就會分裂成一堆小的王國,小的王國之間打來打去又變成一個比較的大的王國。摩爾人也是類似的狀況,所以其實政治上是非常混亂的。

第十一世紀,一位叫做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 el Bravo,1040-1109)的天主教國王統一了北方,開始往南方進攻,他沿者葡萄牙的海岸線南下,攻下塞爾維亞,最回頭向北,於1085年攻下了摩爾人的首都托雷多,然後向東進攻拿下位於地中海海邊的瓦倫西亞;然後再往北包圍了薩拉戈薩,眼看就要統一西班亞了。沒想到這時候北非摩洛哥的援軍渡海而來,阿方索六世腹背受敵的結果,吃了敗仗。摩爾人恢復了在南方的統治。但是托雷多一直都在天主教勢力的掌握當中,但已經沒有了首都的地位。

阿方索六世恢復了城市中的天主堂,同時也成為法院與西班牙天主教主座教堂的所在地。

接下來的五百年,西班牙處於混亂的統治狀況,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大小國王們,誰也無法戰勝對方。

到了十六世紀才在伊莎貝拉女王(Isabel I la Católica, 1451-1504)的手上,真正完成西班牙的統一,把摩爾人的政權肅清,同時要求回教徒、猶太教徒都必須改信天主教,否則就要離開西班牙。

伊莎貝拉女王曾經短暫的將托雷多都做帝國的首都,她在這裡建造聖胡安德洛斯雷耶斯 (San Juan de los Reyes) 修道院,並計畫當她死後,可以與她的丈夫一起安葬在這裡。不過沒有多久,隨者軍事上的勝利,她搬到了南方的都市,再也有沒有回來。

1561年由於托雷多地勢狹窄,王國將法院也搬到了馬德里,至此之後,托雷多有五百年的時光,幾乎離開了世人的眼光。但二十世紀之後,這裡的城牆與大教堂,讓托雷多成為西班牙必玩的旅遊景點。

托雷多的旅遊必然是以聖母主教座堂(Catedral Primada Santa María de Toledo),作為主要目標,這也是托雷多最重要的景點。這座教堂目前是西班牙第二大的哥德式教堂,除了建築物本身之外,也藏有非常多的藝術品。

此外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艾爾·葛雷柯(El Greco, 1541-1614)在三十多歲時便搬到這個城市來發展,一直到七十多歲時在這裡過世。所以這裡許多的教堂與景點都與他有些關係。如果認識他,這旅遊會有更多的趣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