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Borghese美術館: 攝於2017年九月 |
前一篇的連結如下:羅馬(Roma)聖王路易教堂(San Luigi dei Francesi):浪跡天涯的巴洛可大師,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故事
接下來,畫家已經二十四歲了,卡拉瓦喬已經是小有知名度了。二十三歲的卡拉瓦喬賣畫成功之後,賺了一筆,馬上向朝九晚五的職場生涯說再見,開始了他的職業畫家的身涯。
1594年(二十四歲):
除了上面兩位好朋友,卡拉瓦喬這時還認識了另外一位好友Onorio Longhi,他是一位有名建築師的兒子,也算是一位建築師,Longhi家裡有錢,但是混太保搞黑社會,卡拉瓦喬在故鄉也是街頭浪子,於是一拍即合成為死黨,號稱街頭藝術二人組。
《年輕的音樂家(Concert of Youths),1594》: 現存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卡拉瓦喬在賣畫的時候,曾經到過大主教法蘭絲科的家裡拜訪,對於當天的一個男孩們的音樂練習,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回家之後,便畫下這幅畫。取名為《年輕的音樂家(Concert of Youths)》。
《年輕的音樂家(Concert of Youths)》2019/11攝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
《年輕的音樂家(Concert of Youths)》2019/11攝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
畫中拿著吉他的主角是馬力歐,馬力歐右後方的人物就是卡拉瓦喬的自畫像。這副畫的原意是音樂家歌頌著愛情,但馬力歐於畫中似乎眼淚汪汪,引起後人的廣泛探討。背對著觀眾,拿著歌譜的似乎是一位歌者,而卡拉瓦喬似乎又看著歌者,難道馬力歐知道了甚麼? 所以後世有人說這幅畫其實是探討愛情中的悲哀。最左邊的那位似乎是一位天使,正專心的處理葡萄? 卡拉瓦喬的畫中,其實很少出現天使這樣的角色,就連宗教畫也是走寫實主義。
這幅畫最後自然是又賣給了大主教法蘭絲科,但是他的姪子很快的就把這幅畫轉手買了出去,接著就不斷的轉手。1675有一個庫存的紀錄,說明畫在那時候的狀況已經不太好。最後在二戰剛剛結束的1947年,產生了最後一次成交紀錄是在倫敦用100英鎊賣給一個外科醫生,接著這幅畫幾乎立即用未知的價格,便轉手了給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這其實是用批發方式賣給大都會博物館。多年之後,才發現是大師的作品而加以修復。MET撿到了大便宜。目前收藏於這裡。
《算命者(The Fortune Teller), 1594》: 現存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Capitoline Museums)《算命者》: 1594版: 現存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Capitoline Museums) |
收藏這幅畫的卡比托利歐博物館(Capitoline Museums)是一個以雕塑為主題的博物館,雖然是由米開蘭基羅設計的,但是我對雕塑沒有很大的興趣,所以這幅畫沒有動力去看。因為他還有一幅更為有名氣的類似版本,藏於巴黎羅浮宮。
《算命者(The Fortune Teller), 1594》這幅快速完成之後,隨後便以便宜的價格被他的藝術仲介Orsi售出。但是看過畫的人都覺得畫的很好。於是卡拉瓦喬再接再勵的畫出一賭博作弊為主題的畫作《鋒芒畢露(The Cardsharps, 1595)》。
《鋒芒畢露(The Cardsharps, 1594)》
《The Cardsharps, 1595》攝於於美國德州沃斯堡的Kimbell Art Museum (2023/6) |
《The Cardsharps, 1595》現藏於美國德州沃斯堡的Kimbell Art Museum(沃斯堡是達拉斯的雙子城)。DFW機場是我人生當中第一次出國時,在美國的終點站。接下來進出達拉斯幾十次,但從來都沒有想到前來這個達拉斯的雙子城沃斯堡。然而我對卡拉瓦喬發生興趣之後,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達拉斯。這次(2023/6)有機會到這兒開會,已是七年之後,當出現一個四小時的空檔時,說什麼也安排到這個美術館看一下這幅畫。
金貝美術館是一個私人美術館,金貝家族將財產捐給了基金會。但這錢如果拿來賣畫,這些名畫其實靠基金會的幾億美金,也買不了多少。何況他還要花錢來作建設,因為美術館的建築也是一個藝術品,在建築界非常有名氣。美術館還不收門票。但我覺得美術館的專業經理人很厲害,因為這美術館在為數不多的收藏當中,還是有不少的精品。其中包含這幅卡拉瓦喬的重要作品。
回到這幅畫,《鋒芒畢露(The Cardsharps, 1594)》完成了之後,立刻就被弗朗西斯科買下。後來又賣給了教廷中的另外一位年輕的紅衣主教安東尼奧(Antonio Barberini),之後就一直在羅馬的貴族當中流傳著,紀錄一直追溯到1890,然後就不見了。1987年這幅畫重新出現在瑞士蘇黎世時,金貝美術館快速出手買下這幅畫;直到今天,一直都掛在美術館的牆上。這幅作品由於他的經典性,有案可查的複製作品高達五十幅以上,我猜當時買下的時候,美術館與賣方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不是真品?
這幅畫是卡拉瓦喬創造巴洛可風格起始。畫中三位人物,第一位是穿著華服的公子,他以稚嫩的表情,聚精會神看著手上的牌。他的少年對手顯然是後面的老傢伙所指使的小騙子。小騙子神色緊張,看著老騙子比的手勢,準備要偷換牌。相對兩位少年,老騙子顯然經驗豐富,手指端的手套破洞,說明他善於在牌戲中作弊。更有趣的一點,老騙子的臉可能就是卡拉瓦喬的自畫像。
這裡想要多說幾句有關巴洛可風格,一般人常認為巴洛可代表一種繁複、華麗、細膩的設計概念;但其實巴洛可的本意是訴說戲劇性,或是說故事的能力。如果能了解這名詞的意義,再看卡拉瓦喬的畫,才成充分理解他為何被說成是巴洛可大師。
1595年 (二十五歲):
這一年是畫家多產的一年,卡拉瓦喬留下了許多重要的作品。
《算命者(The Fortune Teller), 1595》: 現存巴黎羅浮宮
當第一幅 《算命者》便宜售出之後,居然引起收藏家的紛紛詢問,但由於已經售出,Orsi也無法反悔,於是說服卡拉瓦喬重畫這幅畫,第二次的版本,找來同一位模特兒(其實只要由門外拉她進來即可),更仔細的構圖,創造了這幅目前掛在羅浮宮的佳作。
《算命者》: 1595版,2019/1月攝於巴黎羅浮宮 |
兩幅畫最大的差異,就是吉普賽女郎的手,她幫男貴族青年摸手相,同時眼神與青年交流著,當青年沉溺在某種情境的時候,她的中指與拇指正在偷竊貴族的戒指。
《算命者》: 1595版的手部特寫,2017/9月攝於巴黎羅浮宮 |
如同拉斐爾畫臉,達文西的眼神,卡拉瓦喬對於四肢的描繪,常常有都有溢於言表的戲劇性張力產生。這幅畫由於雕刻家貝尼尼(Bernini)於1665年前往法國訪問時,被帶往法國送給路易十四當成了見面禮,最後來到了羅浮宮。
《酒神(Bacchus), 1595》: 現藏烏菲茲美術館
模特兒一看便知道又是馬力歐。這幅畫賣給了法蘭絲科主教之後,被當作禮物送給了佛羅倫斯大公柯西莫一世美第奇,很顯然大公不愛這個調調,所以這幅畫被丟在烏菲茲美術館的倉庫裡,連編目都沒有,也沒有裱起來加上畫框。直到1913年的某一天,館員突然被發現這幅名家的大作,這才得以重見天日。
《酒神(Bacchus), 1595》2017三月攝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
《懺悔中的抹大拉(Penitent Magdalene), 1595》: 現存羅馬Doria Pamphilj Gallery
《懺悔中的抹大拉(Penitent Magdalene), 1595》: 攝於羅馬Doria Pamphilj Gallery |
這副畫掛在美術館的大廳中的牆上與許多畫作混在一起,一點都不受到重視,不仔細找根本看不到。但是有很多藝評都強調Anna臉頰上的淚珠,如果有機會看這幅畫的時候,務必要看的清楚一些。這畫當年是一個禮物要送給美第奇大公,但是最終又被賣回到羅馬來。
神魂超拔的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 in Ecstasy), 1595》: 現存沃茲沃思學會美術館 |
1597年(二十七歲)
這一年卡拉瓦喬畫了一幅著名的《美杜莎(Medusa), 1597》這是一幅小的圓盤畫,只有 60×55 cm大小。這幅圓盤畫放在烏菲茲美術館的第九十號展廳的中央,任何人只要進入這個展廳都會被這幅畫所吸引。但這其實是一幅自畫像。因為這幅畫大家才知道大師年輕時候的樣子。
《美杜莎(Medusa), 1597》2017三月攝於烏菲茲美術館 |
1598年(二十八歲)
《瑪莎和抹大拉(Martha and Mary Magdalene), 1598》: 現存底特律藝術學院
這幅畫一定要介紹一下。底特律藝術學院在1971年由公開拍賣中,取得了這幅畫。《瑪莎和抹大拉(Martha and Mary Magdalene), 1598》: 現存底特律藝術學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